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科普手册  
  ·龙江科普
  ·科普法规
  ·科普公告
  ·科普场馆
 
    龙江科普
   
首页 > 大众科技 > 科普手册 > 龙江科普    
 

科技助推新农村建设--市农科院让科研成果在帮建村落地生根

来源:东北网   发布时间:2006-10-24

    同样是种地,孙希军家今年多了本“土地档案”,按照市农科院指导的方法,孙家粮食产量比去年提高10%;同样种玉米,于金波家产的是按市农科院指导种的种子,价格比一般玉米高出25%;同样是打工,经过市农科院培训的村民张春雁月薪比她当小工时增了一倍。

  市农科院帮建呼兰区双井镇护路村,发挥出其“农科教”与“产学研”的优势,让科研成果在护路村落地生根。

  制定规划落实项目组建协会

  护路村地处城郊,村民市场意识强,但由于分散经营,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等产业盲目发展。

  市农科院经过反复研究,组织专家为护路村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确定了生态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田园体验区等。

  市农科院将护路村作为“哈尔滨市粮饲兼用玉米原种繁育”项目基地,并列入“省优质粮标准化示范工程”单位。于金波等5户村民在市农科院指导下繁育100亩玉米种子,收入5万多元,比普通玉米多出1万多元。村民过去种地凭感觉,市农科院新给他们立了“规矩”,家家有本“土地档案”,档案上记载着肥力、水分、土质等内容。村民孙希军说,他按照档案种地,玉米产量比去年增产10%以上。

  市农科院还根据护路村村民的意愿,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和蔬菜、养猪两个专业协会。

  转化成果指导技术联系扶贫

  “哈椒六号”、“水果黄瓜”等一批作物品种是省、市科技大奖的获奖品种,有的尚未推广。市农科院就在护路村选了21家农户进行试种,结果是个个成功。市农科院的6个分院今年都带着课题和科研成果进驻护路村,已规划、论证、申报落实生产发展项目9个。

  每月为村民们上一堂课,是市农科院为科技人员们制定的“规定动作”。科技人员们对全村一半儿多的耕地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还指导刘文喜等8户蔬菜专业户采用了先进地膜覆盖和根灌技术。

  护路村有21个贫困户,市农科院领导带头,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与贫困户组成帮扶对子,落实脱贫计划,无偿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等支持。

  提供信息培训技能转移劳力

  市农科院投资12万元,在护路村建立了农业信息站和农民科技书屋。信息站有联网的电脑和触摸式信息查询屏,书屋有2000多本各类图书。村里的年轻人可上网浏览,年纪大的可啃书本,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市农科院是国家指定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他们就把基地“搬”到护路村,结合市场需要,把电工、焊工、手工编制、农业先进技术等作为培训重点,培训村民300多人次,使一批村民获得一技之长。村民张春雁带着美容美发手艺去打工,青岛的老板一张嘴就给了1200元的月薪,比她当小工儿时提高了一倍。

  护路村有劳动力近千人,60%为富余人员。技术培训让劳动力转移的“翅膀”硬了,市农科院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劳动力470多人次,劳务收入使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7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