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科普手册  
  ·龙江科普
  ·科普法规
  ·科普公告
  ·科普场馆
 
    龙江科普
   
首页 > 大众科技 > 科普手册 > 龙江科普    
 

克东县村村建农业科技园区引导农民增收

2009-12-10    克东县农委

   本网讯(李景斌)年初以来,克东县为完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种植效益,狠抓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达到村村有园区,发挥了农业科技园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

  由于克东县横跨两个积温带,地势复杂,自然条件多样,各乡村种植特点各具特色,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有所差别,仅靠一两个大型农业园区很难涵盖全部。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区域村存在的技术难题,便于农民参观学习,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提高全县农民的整体科学种田水平,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7个乡镇98个村的土地规模化种植地块,每个村划拨出至少20亩地进行园区建设,达到村村有一处农业科技园区。从而摸清适合当地规模化大豆、青贮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品种、密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技术指导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

  今年克东县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大豆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二是大豆施肥试验;三是大豆种衣剂试验示范;四是大豆密度试验;五是叶面肥筛选试验示范;六是马铃薯品种展示;七是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八是在地块选择上必须是经过去年秋季深松整地达到待播标准的地块。

  为发挥园区的示范引导作用,克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博览,组织涉农部门、乡村干部、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到科技园区进行参观学习。据统计,到园区参观学习人数达到30396人次,其中乡村农业干部674人次,种植大户8965次,普通农户19781人次,接待农民自发参观人数达976人次。

  今年克东县农业科技园区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村级园区的建设解决了当地生产技术难题,有利于农户参观学习。多项技术难题都在园区内得到破解,园区真正达到了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目的。园区大豆105厘米垄上密植栽培技术3.5万亩实现平均单产达160.5公斤,比其他地块的大豆亩产高出35.7公斤。特别是经过去年秋季深松整地的地块种植的大豆与其他地块相比增产50公斤左右。经过试验、示范共筛选出优良作物品种17个。大豆品种从产量和适应性上看表现比较突出的有3个,黑河38、丰收27号,平均亩产均达150公斤,比一般生产田品种增产15%;高蛋白大豆品种垦农30号平均亩产176公斤,蛋白含量45%以上,该品种的引进与试验示范成功填补了克东县无适应高蛋白种植品种的历史性空白,同时通过多点次布点确定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为千丰镇、原爱国乡西部、原金南乡的岗平地块。可为克东县飞鹤乳业30万吨植物蛋白加工提供优质的大豆原料,为企业与农户实现互盈奠定了基础;试验筛选出优势品系4个,分别是克航05-829、黑航06-738、北疆05-38、北疆01-193等,为克东县大豆生产提供接替性品种奠定了可靠的基础。马铃薯表现突出的品种有4个,平均亩产达到2000公斤,高淀粉品种有克新12,早熟品种有克新4号,适宜加工薯片、薯条型品种大西洋,菜用型品种K851等,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可使克东县马铃薯生产由常规品种向专用型品种转变。青贮玉米中原单32、中单5384平均亩产7吨以上,比一般生产田高出20%。同时园区还推出4个单项高产栽培技术,分别是:大豆种衣剂应用技术、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豆叶面肥施用技术、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大豆“垄三”、窄行密植等技术的推广面可达到90%。园区直接经济效益达5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以上。

  克东县2009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经验主要有六条:

  一是园区建设必须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优势主导产业。奶牛、大豆、马铃薯是克东县的优势主导产业,也是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多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实践看,有的农民还比较保守,眼界不宽,接受新技术、新品种还比较慎重,拿不准的项目不敢尝试;有的农民容易盲从,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多,经常由于决策失误而蒙受损失。因此,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有效的办法必须靠典型推动、靠示范引导。通过园区建设,把县委、县政府结构调整的思路和重点变成有形的东西,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一看就想学、一学就会做,一做就见效。为此,克东县将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每年年初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进行调研,了解农民的所想所盼,结合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需要确定园区建设的重点,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难题。无论在园区的布局还是项目的拟定都精心设计、认真规划,使试验、示范项目的代表性强、适用性广,满足农民的需要。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园区只有真正地发挥了导向作用,才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是园区建设必须注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重大课题。2002年克东县委、县政府转变工作重点,提出畜牧业主副换位,号召农户发展奶牛,力争利用35年时间使奶牛生产形成规模。最初一些乡村干部和农户片面地强调没有草原、无处放牧,工作层面也仅仅停留在单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上。为了解决干部、群众无草不牧的观念,县农委在科技园区安排了青贮饲料和牧草种植。经过算帐对比,种植饲草饲料饲养奶牛过腹增值亩效益可达800元,比种植大豆效益高出3倍,使一些干部、群众受到了教育,转变了观念。使更多的农户走上了种草养牛的发展之路。发展奶牛变成自觉行动,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全县奶牛存栏由原来的不足2000头发展到2.8万头,增长了14倍多。过去克东县大豆品种多、杂、乱,全县最多的时候大豆的品种达20多个,有许多品种超期服役,有的是淘汰品种,甚至一些农户一个地块种植多个品种,造成熟期不一。通过科技园区建设,每年都推出23个当家品种,保证大豆良种三年更换一次,统一了品种,提高了品质,增强了全县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向农户展示种子包衣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病虫害的问题。通过科技园区建设,使一些困扰农业生产的技术性难题得到破解。

  三是园区建设必须全面铺开,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做到以点带面。克东县在园区建设上,2008年以前一直是以县财政投入为主,由农技推广部门具体操作。如果一味地由政府投入,无疑增加了财政负担。由于投入渠道单一,园区办的面积小、规模也不够大,很难解决不同村、不同农户生产中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克东县委县政府提出“一村两社一园”(即每个村成立一个大豆专业合作社和一个农机合作社建一处20亩科技示范园区)的科学发展思路,每个村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优势,结合本村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需要,依托规模化种植,开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引进作物新品种、解决技术难题,创新完善种植技术,不断引领本地农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生产优质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飞鹤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农户互盈。这样园区建设才能充满活力。

  四是园区建设必须立足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先导作用,遵循服务于“三农”的宗旨,结合克东县农业生产实际,使园区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克东县通过园区建设共完善新技术4项,成功引进作物新品种17个,园区直接经济效益达5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辐射农户3万户,户均增收800余元,有力的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只有立足农民增收,才能得到农民的赞同和认可。

  五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园区建设的保证。克东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多次深入各个园区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县农委经常组织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园区建设的总体构想。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深入园区进行指导。农技推广部门把园区建设作为份内的工作。乡镇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乡镇干部分片监管,村“老三位”亲临实地组织实施,实现了县乡村齐抓共管,农民广泛参与园区共建的局面。

  六是依靠科技人员是园区建设的关键。村村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为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提供了舞台。为了确保园区的标准,县农委抽调精干的农技人员负责园区建设,使农业课题研究总是保持前瞻性,使农技人员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为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生产实践提供场所,提高了农业科技的普及速度和普及面,增强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从而发挥农技推广部门的科技先导作用,确保克东县在大灾之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宏伟目标开拓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