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科普手册  
  ·龙江科普
  ·科普法规
  ·科普公告
  ·科普场馆
 
    龙江科普
   
首页 > 大众科技 > 科普手册 > 龙江科普    
 

哈尔滨市农科院育种基地扎根护路村

2009-12-21    哈尔滨农业信息中心

  本网讯(谢覃)走的是“农科”路,挣着“基地”钱,像护路村全体老百姓一样,纪庆国每天都享受着市农科院帮建新农建设的成果。

  修建希望路,更要换脑筋

  护路村原来没有水泥路,土路更没名儿。

  现在,村内路全部修成水泥路,且条条有了名儿。

  主街叫新村路,通向小学的南北街叫希望路,二道街叫农科路。这条农科路,是村民们为纪念帮建单位而命名。

  2005年,市农科院与呼兰区双井镇护路村结成新农村帮建对子,出资并协调资金200多万元,为护路村修建了3500延长米水泥路;打一眼深水井,安上净水设备,家家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完成改墙、改厕、排水工程,基本消除“四害”滋生地;栽种绿化树木2.3万株,形成三横三纵梯度绿化带;还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办公室、信息室”等“三室”及休闲广场。

  硬件好建,软件需要慢功夫。市农科院投资12万元,在“三室”里间辟出“农业信息站”和“农民科技书屋”,信息站有互联网电脑和触摸式信息查询屏,书屋有2000多本各类图书,让村民随时“翻阅”各类信息。

  近水楼台先得月。市农科院要求科研骨干人员,围绕“种、养、加”等农民现实需要,每月到护路村为村民们上一堂科普课。护路村的8个“种、养”大户参加了市农科院“农民科技领头羊”培训工程。300多人次接受过市农科院“阳光工程”的培训,使过去光会种植的村民们有了“一技之长”。

  市农科院还带领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12人,到兴十四村考察学习,组织专家为护路村确定了“生态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田园体验区,蔬菜、两瓜经济作物生产带,粮饲兼用作物生产带”等5年发展规划。

  科技重长远,基地扎下根

  农业科研是市农科院帮建新农村的绝对优势,为达到科研和示范两不误的目的,2006年市农科院部分蔬菜及育种试验项目,转移到护路村。

  护路村离呼兰城区近,种菜是传统产业。但多数时候,农户的蔬菜品种都是随大流儿,力气没少费,钱没挣多少。市农科院选择21家农户,让他们无偿试种“哈椒六号”、“将军油豆”、“水果黄瓜”等农科院的当家果菜新品种,结果是家家翻番儿挣了钱。

  过去,护路村村民种地凭经验、凭感觉,大量施用氮肥,结果使土壤肥力不均衡,钱没少花,粮没多产。市农科院免费对护路村耕地进行土肥监测,然后给村民种地立了“规矩”,结果护路村每亩玉米比上年增产100多斤,增幅超过10%

  2007年,市农科院与护路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在护路村建立“哈尔滨市粮饲兼用玉米原种繁育”项目基地,市农科院以每亩每年比市价高出100元的费用,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0公顷,用于原种繁育,使护路村又诞生了新产业。

  育种基地平时雇工10多人,纪庆国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爱好育种知识,纪庆国的“专长”很快得到重用,他被基地聘为技术员,每月工资1200元,村民说他“靠脑袋”一年挣了七八千元。村民于金波近两年年年给市农科院种“种子”,“售价”比一般玉米高出20%多,种同样的地一年多收入上万元。

  科技就是生产力,护路村老百姓也知道这个道理。村委会将一处农家小院作为“专家公寓”,“赠送”给市农科院。村党支部书记于吉富说,帮建新农村总有结束的一天,但市农科院将玉米育种基地设在护路村,就等于帮建无限延期,哪儿能找到这么“便宜”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