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农业科技  
  ·行业新闻
  ·农业技术
  ·农业品种
  ·理论研究
  ·农业视频点播
 
    行业新闻
   
首页 > 大众科技 > 农业科技 > 行业新闻    
 

鸡西市场县共建 “四个转变”拉动农业提速

2012-02-06    鸡西市农委

  本网讯(王丽君 马怀华) 近两年以来,按照省委关于场县共建工作的部署,鸡西市与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创新工作思路,采取超常措施,狠抓落实推进,形成农垦带动地方、地方支持农垦,垦地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场县共建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拉动了鸡西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

  以新思路谋划场县共建。鸡西市确定了“场县共建”工作总体思路,即加快“四个转变”:由以往的示范带动向全面推动转变;由单纯借助垦区优势向优势互补转变;由传统的帮技术、物质向帮助建立生产模式、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转变;由分散、简单的合作向系统、整体的合作转变。市领导与农垦牡丹江管理局领导共同带队,赴建三江管理局学习农业合作经验,共同组织召开了场县共建推进会、互派干部工作会议等,并联合下发了《鸡西市政府与牡丹江管理局合作共建实施方案》。去年,完成“三代”工作任务474万亩,比2010年增加114万亩。在全省场县共建现代农业现场会上,鸡西市委、市政府作了经验介绍;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刊登了鸡西市“大力推进‘三代’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经验做法;黑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鸡西市“农场技术武装地方春耕”的报道。

  以新模式推进场县共建。鸡西市与农垦牡丹江分局根据各自优势探索出八种合作共建模式。一是大型机械开展代深松整地。发挥农场大型机械优势,为地方进行高标准整地作业102万亩。二是共建智能化催芽中心。各级政府投入补贴资金900多万元,由农场负责设计、施工和技术培训,共建了11个智能化浸种催芽中心,代催芽覆盖本田25万亩。三是共建标准化水稻大棚育苗小区。农场按照工厂化育苗标准,与地方共建水稻育苗小区16个,建大棚960栋,覆盖本田5.8万亩。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全程代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经营,由农场进行全程代耕。全市有16个专业合作社采取这种模式,全程代耕面积达4万亩。五是开展机械化代收割。借助农场大型收获机械,提高秋收效率和质量标准。全市代收面积达到145.7万亩。六是航化作业代喷施药肥。借助农场的航化设备和技术,代航化面积达30万亩。七是共建农机合作社。将农垦大型农机与地方小型农机科学组合,联合组建农机合作社,按照农场模式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作业标准和收费标准,收入分成。八是承包经营农场土地。发挥农场的土地资源和地方劳动力资源优势,由农民到农场承包土地或季节性务工。农民每年在农场承包土地80多万亩,季节性作业100多万亩,农民年可增收2.4亿元。

  以新理念提升场县共建。在场县共建中,鸡西市不仅学习农场的先进技术,更注重学习农场的科学管理模式和现代发展理念。通过共建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在场县共建过程中,垦区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管理模式带到了地方,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样板,切身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示范效应,思想观念进一步发生了转变。农垦选派的干部也给地方带来了新理念,促进了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观念转变,为地方发展培育了一批新型科技人才和农民。通过共建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场县农业共建推进了农垦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地方延伸,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大机械深松整地、自动化精量点播、毯式育苗等先进生产技术在鸡西市得到广泛推广,并与鸡西市自行研发的水稻隔寒增温育壮苗技术等进行了综合组装,进一步促进了种植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鸡西市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通过共建促进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垦通过帮助鸡西市建设智能化水稻催芽小区、育苗大棚、共建农业示范带以及选派技术人员到地方指导农业生产、联合开展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面对面地指导、手把手地传授,使农民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共建促进农村经营机制创新。农垦规模生产理念还影响着农村经营方式,鸡西市通过土地承租、使用权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使农民的土地逐步向种田大户、科技能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