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农业科技  
  ·行业新闻
  ·农业技术
  ·农业品种
  ·理论研究
  ·农业视频点播
 
    行业新闻
   
首页 > 大众科技 > 农业科技 > 行业新闻    
 

同江调整种植业结构铺就农民致富路

2012-08-28    佳木斯市农委

  本网讯(张霁月) 同江市通过政策驱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等多措并举,引导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不断优化农作物布局,调整种植业结构,逐步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农民从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走进同江市青河乡永祥村的水稻田就犹如走进了一幅绿色的生态画廊。您也许想象不到,几年前这里种植的还是清一色的大豆,但是经过种植结构调整后,农民们纷纷将大豆改为了水稻。促使农民转变种植结构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中的经济效益。村民周志臣就是这其中的受益者,他算了这样一笔效益账:以前种大豆,每亩地的收入是40004500元左右,自打改完水稻以后,现在每亩地收入是1500016000元钱,效益翻了近四倍,百姓在这方面得到了显著实惠。

  近年来同江市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制订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调整目标。通过采取“两增一减”措施,增加水稻、玉米面积、减少大豆面积。经济作物比例比往年上升,优质特色作物品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逐步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总播种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稻75万亩、玉米80万亩、大豆50万亩、蔬菜7万亩、杂粮杂豆等13万亩。优质高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1%,为实现粮食总产21亿斤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该市的一些中小企业也找到了商机,大量水稻加工企业应运而生。据北绿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说:企业创建之初,同江水稻种植面积只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种植量小,散户种植,收购量少,企业常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现在经过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同江市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企业也逐渐做大做强。          

  2010年企业在同江市委、市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下,进行了厂房扩建,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目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两条精米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逐步实现了绿色、安全、无公害生产,在全市大米加工业中名列前茅。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计,同江水稻加工企业由0810户发展到现在的15户,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现有6户加工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于2010年成立了米业协会,企业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