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共享工程动态
 
 
 
 
 
首页 > 共享工程动态      
   

文化部:传统节日保护起来

发布时间: 2006-05-26

来源: 新华网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将公布,春节等传统节日名列其中

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报国务院批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将公布,其中包括春节等在内的传统节日也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要传统节日列入保护名录

孙家正承认,目前在中国人生活当中确实有淡化和遗忘传统节日的现象。他分析说,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与中国农历纪年联系在一起,改成公元纪年以后,国人一般都只记得公历,而很少记得农历。

他认为,春节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是保护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节日。现在很多国家在中国春节的时候都会有领导人发表讲话,并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春节已成为对外推介中国文化的一个著名品牌。

孙家正指出,目前少数民族一些传统节日保存得比较好。为了加强传统节日的保护,中宣部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见》,要求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

在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所有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都列入保护名单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立法保护

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透露,文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管理办法,包括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档案,用文字、图像、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建立档案。同时要鼓励各地建设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博物馆和资料文献的收集中心。

周和平还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各级政府也要制定保护办法,使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很好地传承他的技艺。

另外,有些学校还要开设相关专业,来传承这些文化形式。

同时,各级财政还要逐步地加大投入,建立奖惩机制。

周和平说,中国是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过去只有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用“名录”的形式来进行保护。

不过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也非常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2007年立法计划,由全国人大、中宣部、文化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立法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对法律草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政府举措

1080处文物纳入第六批国家保护

“十一五”期间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划入第六批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定有1080处。这样我国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

孙家正说,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经费大幅增长,中央财政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从1994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4亿元。“十五”期间,除了一些专项经费,中央财政共投入17.36亿元,比“九五”增加10.06亿元,增幅138%.地方各级也投入61.53亿元,全国共投入78.89亿元。

另外,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1956年和1981年我国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全国文物普查,“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关部门已展开基础性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9396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300余处。此外,还有103座历史文化名城。

■高层声音

个人收购流失海外文物值得肯定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谈民间文物保护:

在国新办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目前国内企业、民间团体乃至于个人参与收购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做法予以了肯定,这是中国文物最高主管部门首次做出类似表态。

单霁翔说,中国是世界上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里有中国文物大约100多万件。国内出现的企业、民间团体乃至于个人参与收购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潮流的动机和热情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爱国行为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单霁翔表示,应当明确的是,海外流失文物有着很复杂的背景,应该严格地在我国法律和国际公约框架下进行,特别是对一些涉案文物的处理,更应按照国际公约和文物保护原则进行,以确保这些社会资金在海外文物回流中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专家观点

节日文化是民族存在标志

北京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组成员赵书谈传统节日保护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书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强调,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赵书认为,传统节日也是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俗世相的一个载体,“这种载体是一种不怕重复、发自内心的公众行为,过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认识”。赵书表示,传统节日能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内部的心理的沟通,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心理凝聚力。

赵书认为,孙家正部长承认“确实有淡化和遗忘传统节日的现象”是对专家意见的一种认可,传统节日的淡化不仅仅与公元纪年有关,也有历史的原因。赵书说,在他的记忆里,1963年端午庙会是最后一个北京端午节庙会,不过他感到欣慰的是,昨天有人还在高碑店举办了一个端午民俗文化节。

赵书说,其实端午节的内容相当丰富,古代以祭祀为主,其中也包括吃粽子,但现在很多节日只剩下吃了。

 

他认为生活节奏加快不应成为不过传统节日的理由,相反,生活节奏越快越需要过传统节日。“农村里的端午节就是农民在农忙时忙里偷闲过节的。”

赵书透露说,今年端午节期间,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在延庆举行赛龙舟,还将在陶然亭公元凭吊屈原塑像,举行诗人节,开展讲座。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只有属于中国的才能够走向世界”。赵书说,民间推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北京的空竹,“这在国外你找不到,而在北京的公园里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玩空竹。”

赵书非常赞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制定保护办法,使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很好地传承他的技艺。赵书说,其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保护人,因为他们是这些文化的携带者,“立法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新闻

我国将迎来首个“文化遗产日”

我国将于610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首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家特别设立“文化遗产日”,一是因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重要,二是由于这项工作艰巨,三是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要有全民族的参与和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据悉,610当天,具备开放条件的全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将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免费对公众开放,营造全民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特写

为北京胡同祈祷

在昨天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会场,合众国际社的记者坐在第二排,斜对着发布会主持人郭卫民。在孙家正部长的开场白还没有结束时,这位记者就高举自己的左手,郭卫民果然把第一个发问的机会给了他。

这位记者说,大部分时间他都用英文提问,因为这是他的母语。但这次发布会是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试着用汉语,“我十分抱歉,我汉语水平比较低。”坐在台上的主持人郭卫民以及孙家正部长听到这里都露出善意的微笑。

他举起手中的《北京和Beijing》一书说,“这是关于北京的发展,还有历史文化保护的书”,他还愿意送给孙家正部长一本同样的书。

这名记者提出,北京对一些城区进行改造重建时,某些措施对部分历史文化项目造成了影响,“我希望部长保护北京的胡同,保护老北京”。孙家正说:“我认为你的批评很有意义。北京市委市政府,包括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近几年对类似问题也高度重视,包括从法律上对拆迁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及扩大对故宫的保护范围和建立更加广阔的缓冲地带。”

孙家正说,不管是就北京还是全国来说,城市改造是应该被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些具体事情,文化部、特别是我个人,应该我做的事情没有做好,我接受你的批评。”

随后,这位记者把书递给了孙家正部长,孙家正接过书说,“很感谢你把这本书送给我,请你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话,并签上你的名,我作为纪念。”

在发布会结束后,这位记者还上前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交换名片。单霁翔笑着说他也想要这本书,“你应该在扉页上写一句,‘为北京的胡同祈祷’”。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