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乡情文化沙龙”:充实哈埠城市记忆

http://harbin.northeast.cn   2008-04-13 07:54:12

  东北网电据哈尔滨新闻网讯文、摄影/本报记者章梅

  在哈尔滨,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文化圈子———乡情文化沙龙,这里聚集了一群有着浓厚的哈尔滨情结的人。他们在挖掘城市的那些不为众人知的历史真实中获得极大愉悦。许多成员还由爱好而博学,最终成为政府部门的“外脑”和参谋。

  以传承哈尔滨历史文化为特色

  说起乡情文化沙龙,不能不说到沙龙的“总召”刘延年。刘延年是省内一家知名酒店连锁机构的董事长,历史、文化、建筑研究是他的业余爱好。

  2001年,刘延年接手酒店管理,把酒店定位在什么格调上,成了他上任的第一个选择。刘延年办公室的视野之内,有颐园街1号等著名的建筑。他的目光偶然扫过那片老建筑时,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把酒店办成哈尔滨历史文化主题酒店。老建筑是城市的年轮、城市的印记,是可以在人们的记忆中回响的音乐。以此为主题打造酒店文化,将使酒店独具文化品位。

  有了这个想法,他开始穿大街走小巷,拍摄哈尔滨的老建筑,然后按照不同的主题,摆放在酒店的大厅和走廊。哈尔滨的老照片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有人用相机翻拍,有人询问老建筑的位置和历史。大家的关注,又让他萌生了把老照片印成画册的想法,如此,老画册将成为酒店的文化招牌。

  把出版画册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上,比想象困难得多。老建筑屹立在那里,人们品味的是建筑的本身,但是如果编辑成画册,老建筑的图文故事是必须交代的。刘延年对老建筑的资料苦寻多日,依然不得要领。情急之下,他贸然来到省社会科学院,慕名找到地方史、犹太史专家李述笑先生。在李先生的帮助下,刘延年的画册《老街余韵》得以出版。

  拿着刘延年沉甸甸的画册,李述笑感慨地动议:哈尔滨有很多热爱地方文化的人,但是就是缺少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一起搞一个“乡情文化沙龙”吧!

  沙龙声名远播至海外

  2005年,沙龙进入正式运作。沙龙每两周活动一次,开始时的活动地点定在中央大街附近的阿尔巴特西餐厅。这里比邻老街,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如今,沙龙中,从事地方史、犹太史、收藏、俄罗斯文化、建筑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爱好者齐聚一堂。没有人限定题目,大家把各个渠道收集的资料、器物,拿到一起相互考证与鉴赏。每次活动,不拘形式,每个人的一点小发现,一点小疑问都可以拿来探讨、求证,而成员无论思想、学术论点全部实行资源共享。这是一个没有领导的团队,不论是白发满头的长者,学富五斗的学者,还是成功的儒商,在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浓浓的学术氛围,使这些人的研究逐渐加深,在报章上发表分量很重的文章,逐渐引起各方的注意。

  刘延年介绍,闻名到沙龙参加活动的群体滚雪球似的增加,不但有哈尔滨市的研究者,甚至国外的研究者也到这里寻“宝”,沙龙接待过法、德、美、英、以色列等各个国家的学者,曾经在此居住过的外国侨民旅游到哈尔滨,也到沙龙里找寻旧梦。

  刘延年介绍:历史上对哈尔滨市影响深远的两件事,经过沙龙成员的研究后,得以还历史真实。

  其一是著名的“马迭尔绑架案”。对于这个发生在哈尔滨的影响重大的案件,一直说法不一。沙龙通过一个法国学者,从法国巴黎国家档案馆复制了一套“马迭尔谋杀案”的历史档案,详实客观地反映了事实真相。

  其二是对烟厂创始老板国籍的认定。一直以来认为烟厂老板巴夺兄弟是犹太人,李述笑先生经过多方考证,甚至到以色列查找资料,证明巴夺兄弟不是犹太人。

  刘延年告诉记者,《鼠疫斗士》(作者为伍连德的女儿)英文版的原著,就是沙龙成员帮忙在地摊上“淘”来的。一次沙龙成员、黑龙江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偶然在地摊上看到一本英文著作,里面的插页上有一张早期关道衙门的图片,就花50元买了下来,转送给研究老照片的刘延年。刘延年经过仔细考证,查阅了大量资料,掌握了伍连德先生的生平。

  刘延年介绍,随着沙龙活动的深入,沙龙活动已经由无主题变成每期事先布置选题,然后由专人主讲,增加了学术性。2007年年末,沙龙建立了乡情沙龙网站,有更多的热爱地方文化的人,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相互沟通。

  沙龙成了政府部门的“外脑”

  记者采访的时候,刘延年刚刚接待一位来访者———某旅行社慕名找到刘延年,在他的资料库里扫描了哈尔滨早期的照片,准备印成宣传册,在“闯关东文化旅游”中向山东人民宣传哈尔滨的历史文化特色。刘延年告诉记者,旅游、城建等部门,每年都多次邀请沙龙成员,参与建议。

  香坊区在成高子镇建设俄罗斯风情园,沙龙成员成了首席参谋,多次到现场参与指导。圣·尼古拉教堂的复建细节,阿米尼久尔西餐厅的构造等,都征询了沙龙成员的意见。一些保护建筑前设立的展示牌,也会请成员进行把关。“犹太博物馆”的布展,沙龙成员都认真参与。这个乡情文化沙龙,担负起了有关部门“外脑”的职责。

  哈尔滨建筑博物馆的李凤利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着浓厚哈尔滨情结的人,我们之所以对乡情文化沙龙这么喜爱,完全是出于对家乡、对哈尔滨历史的热爱。

  沙龙这几年的活动成绩斐然,各种文化研究著作出版了数本。刘延年如数家珍向记者介绍:杨宏伟出版了关于老建筑的《凝固的乐章》、苗笛出版了《黑龙江百名故乡音乐家》、赵文铭出版了《带尖顶的洋房》,刘延年自己的关于哈尔滨老建筑背后故事的著作,已经付梓……沙龙成员的十余部著作,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反响。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