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保护发展遭遇拦路虎

http://heilongjiang.northeast.cn   2008-06-30 10:57:10

   东北网630日讯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哈尔滨市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然而,对于如何保护,一项专题调研发现,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还存在“缺乏认同感”、“缺乏传承体系”、“缺乏地方性法规”、“缺乏协调机制”等问题。

  “人死艺亡”后继乏人

  据哈尔滨市文化局文化处吴琨处长介绍说,“非遗”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不可再生的。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遗”正在“失血”,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在相传中缺乏一种认同感、历史感和归属感。

  老艺人正在制作牛皮画。资料片

  哈尔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梁敏主任说,进入省级的哈尔滨市十大“非遗”的“青牛葫芦”是在自然生长的葫芦上使用雕刻绘画手段雕刻、火烫及彩绘出各种图案的工艺品,在五常一带已有260年历史,现在只有第四代传承人郑国华还在默默坚守着。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孙亚强介绍说,方正剪纸种类繁多,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传承人叫倪秀梅,随着剪纸老艺人故去,古老的“本地型”剪纸已基本消亡。为追求风尚,某些剪纸艺人放弃了原有古朴稚拙、深厚粗犷的剪风,这让方正剪纸固有的风格大打折扣。

  生存与传承是当务之急

  吴琨处长介绍说,去年初,哈尔滨市由文化部门普查“非遗”时发现,文化遗存大都流落在民间,由政府相关部门收集的几乎寥寥无几。一些地方领导对“非遗”的价值及其抢救和申报工作重视不够,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都还固有着“传女不传男、传家不传外”的旧思想,使文化遗产遭到封存。

  就如何建立“非遗”的传承体系,吴琨建议,培训一批“非遗”承接人才队伍,在高校增设有关方面的专业学科招收学生;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遗”内容的课程,从小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保护“非遗”的队伍中,应吸收文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准。

  同样是哈尔滨市十大“非遗”的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分布于五常拉林镇及周边区域,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在五常只有在民族节日时才玩起这种运动。他建议,除了信息、图像、图片静态保护外,还将在全市中小学中大力开展“珍珠球”活动,让民族民间体育之花常开不败。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都认为,寻找优秀的传承人非常重要。应该参照京剧等拜师的形式制定传承人的标准,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使传艺者和学艺者都无后顾之忧。

  留住“印记”抢救遗存

  哈尔滨市政协委员们认为,目前,哈尔滨市就保护“非遗”方面还没有出台一部地方性法规,因为保护性地方法规的缺失,直接导致对“非遗”的保护处于无序、无规、无责的状态,也没有成立一个“非遗”保护的联合体,使之保护基本还处于“零打碎敲”状态,资源完全没有得到整合。

  据了解,我省于去年下半年已经成立了“非遗”保护相应的组织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成立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了由财政、文化、教育、旅游、省建设厅等多部门组成的厅际联席会议。而哈尔滨市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只有文化部门一家来做。

  据哈尔滨市文化局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哈尔滨市正按照省里的模式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暂行办法、制度等规章,目前已提交到政府有关部门。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