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于丹哈尔滨传授“养心法”:为人要乐观向上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03-12 16:23:27

   东北网312日讯 11日下午,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环球剧场座无虚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做了一场名为《儒道兼济构建中国人格两岸》的讲座。

  当于丹走上讲台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只见她上身穿白色夹克衫,下身着蓝色牛仔裤,充满朝气。刚坐下,于丹就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在一个工作日的午后,大家能抽出时间来此听我的讲座,这其中流露出对文化的诚意和态度,足以让我深深地感动。”在之后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于丹紧扣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种种心灵困惑,从博大精深的儒、道经典中提炼出朴素的现世智慧和生活哲学,让现场听众领悟如何用文化来“养心”。

  于丹说,最近她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是“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于丹平静地说:“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你现在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金融危机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讲,金融危机是个概念,真的威胁你什么了?有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有从众的心理,我们为什么会有概念性的恐慌?我开玩笑地说,你现在还会像很多年前那样一说涨价就去囤积方便面、抢购物品吗?后来我们发现去买10条廉价的秋裤一点作用都不起。我们为什么会轻易恐慌呢?是因为我们缺少判断。在当今这个时代,冷静与从容有的时候比激情更为重要,因为使我们穿越喧嚣。仁、智、勇是干什么的?仁爱让我们更博大,智慧让我们拥有判断,勇敢让我们坚强而坦然地走过所有的悲欢,其实儒家思想离我们很近。”

  于丹说,在《论语》中,儒家思想最核心的是一个“仁”字。仁爱是什么,孔子回答就两个字,爱人。“夫仁者,给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臂。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说,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眼前人、身边事换位思考,可谓仁的精神所在。在接下来的讲座中,于丹从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为人乐观向上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于丹认为,经典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给人们一种“拯救内心、修复生命、重建信仰的力量”,“让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仓惶”。

  对待生活,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于丹教授做了个简单的比喻:面对眼前的半瓶红酒,乐观主义者欢天喜地,庆幸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悲观主义者唉声叹气,惋惜这么好的酒只剩半瓶了。“即使再苛责,事实也不会改变,关键在于人们眼睛看到的是有酒的半个瓶子还是没酒的半个瓶子。”

  于丹提醒逆境中的人们:“人不能轻易跟自己说‘这叫结果’,你的日子还有明天。只要生活还有明天,你今天所看到的最伤心的事,就只不过是生命中一个会成为过去的阶段。如果生命中有苦难、困顿甚至死亡都不能剥夺的乐观,这个生命是强大的,令人由衷地敬佩。”

  与人为善

  我们这个社会不乏温情,但在冷漠成为一种防御习惯之后,人们似乎都变得有点“无情”。儒家讲“仁者爱人”,这启示人们要与人为善。于丹认为,与人为善就是要善待他人:多一点谅解和宽容,少一点苛求与责难;多一点悲天悯人的同情,少一点幸灾乐祸的冷漠。

  在挫折中反败为胜

  人们常为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而悔恨不已,也常自认为身处不可逆转的困境而悲叹。孔子说:“敏则有功。”只有灵敏的人才会建功立业。于丹认为,在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所谓灵动机敏,就是要“抓住迎面而来的机遇,即使在挫折中,也要迅速发现有利的因素,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于丹将机遇描绘成一种“怪物”:它前脸长满了长长的头发,后脑勺却空空荡荡;它迎面走来时,你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等到擦肩而过,你再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抓不到。机敏的人,懂得抓住迎面而来的机遇,反败为胜;迟钝的人,则只能看着机遇越走越远,束手无策。

  “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讲座最后,于丹说,希望我们生命在穿越历史的时候,心灵能经受住考验,就像圣人说的“滋养善心,完善人格”。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