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黑龙江地方戏文化产业调查“二人转”转来“黄金万两”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0509 07:22:34

  新华网哈尔滨58日电(记者邹大鹏、程子龙)从“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到“东北二人转,死了都要看”,二人转的“娱乐至死”精神,使其符号性标志人物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结结实实地火遍了大江南北,“小沈阳”更是迅速走红于各地演出舞台,频繁在电视节目和广告中高调亮相。在人们的不解甚至质疑声中,挡不住的却是这个传统艺术的遍地开花和“日进斗金”。二人转究竟有多火?为什么这么火?还能火多久?带着诸多疑问,记者对这个文化产业的“奇葩”展开了深入调查。

  民间“小沈阳”淘金热破解传统艺术生存困局

  记者在绥化市北林大剧院见到嗓音沙哑的台柱子张希帅时,这个面庞黝黑的汉子手机响个不停,与别人不同,他的手机铃声和彩铃都是经典二人转曲目。作为国家二级演员,他在当地也是个“叫得响”的人物,不仅有自己的二人转学校,还开办了礼仪公司和饭店。

  “也算得上绥化的‘小沈阳’了!”朋友们如此评价张希帅。“1991年我的一个节目获奖后开始在绥化一家小剧场演出,那时演一场才15元,音响设备不好,基本全靠嗓子喊,一个月工资只够吃半个月,剩下半个月被饭店追着屁股要账!”回忆当年的艰辛,他唏嘘不已。如今,演出环境与个人收入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林大剧院总经理张成祥告诉记者,剧院仅灯光、座椅等装修就投入了130多万元,目前还在不断投入。“我从2008年开始想投资文化产业,把东三省的歌厅、酒吧等各个行当考察了个遍,发现还是二人转赚钱。”张成祥说,剧院有600多个座位,每天晚上演出3个小时,包括5档二人转、1档杂技,票价从10元到40元不等,还有茶点、酒水等消费,几乎每天爆满。“一天能赚多少钱我不方便告诉你,但在我这演出的演员,每天最便宜的‘一副架’(即一对搭档)演出也要300元,压轴的最贵时达到了1100元,这些走穴的演员来自全国各地,也包括刘老根剧组的演员!”

  二人转究竟有多火?还不到晚上7点的开场时间,北林大剧院的门口已经聚满了等待入场的观众。“我们这的平均工资每人一个月才1000多元,剧院门票最贵要40元一位,就这样还要提前订票!”前来观看演出的公务员魏先生说。

  “在绥化市的高档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也要40元,但更多的观众还是选择了二人转,这说明传统艺术并不是文化产业的‘荒漠’!”张成祥说,与其他亟待保护、政府不断投入“救市”的传统艺术相比,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越转越火,其高度市场化的生存方式值得借鉴。

  二人转演绎文化产业现代版“农村包围城市”

  与黑龙江省京剧院共用一个舞台的莫斯科大剧院,在哈尔滨旅游企业中颇有名气,外地游客在此不仅可以看到俄罗斯风情歌舞,还可以观赏到二人转。与为数不多的固定京剧票友不同,来此的二人转观众来自全国各地,两者不同时段演出的鲜明反差让人深思。

  “作为东北地方戏,二人转的舞台从田间地头到大雅之堂,逐渐形成了文化产业现代版的‘农村包围城市’!”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室主任、黑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北二人转项目负责人常晓华告诉记者,二人转在黑土地“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二人转剧场,地级市的至少都在3个左右,省会城市哈尔滨更是如此,其中比较知名的刘老根大舞台票价最贵达到了260元,而且需要提前预约,门票甚至成为一种交际的礼品。

  记者在哈尔滨走访时发现,二人转的经济价值被开发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有连锁经营的东北大舞台等剧场,酒吧、浴池、酒店也借此作为品牌招揽顾客。

  二人转这么火,为什么呢?“我们是坐火箭上的天,但根还扎在老百姓的土壤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黑龙江著名二人转名家赵晓波女士说,有时文化下乡,农民只认二人转这种传播载体。

  “过去是农村人和老年人喜欢看,现在是老少皆宜,城里尤甚!”她说,二人转也曾有过曲折,单纯为了满足一些低级趣味,但随着国家绿色二人转的扶植力度加大,二人转推陈出新的特色充分发挥,吸收了小品、歌曲、杂技、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百花齐放”,更重要的是它“娱乐至死”的核心价值,最初的艺人都是农民,本身就是原汁原味的“平民艺术”,完全是说老百姓的话、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最明显的“三贴近”,自然就会有市场。

  聚焦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赵本山、‘小沈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成就经典,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常晓华说,他们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经济内涵标志明显,二人转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包装很成功,值得其他传统艺术借鉴。

  “如果没有赵本山,我招不来这么多学生。”张希帅说,二人转明星的影响力提高了人们对这个艺术的认知度,他现在招的26个学生80%来自农村,学费每年3000元,“小沈阳”的一夜成名更是让家长们看到了这个行当的经济价值。

  然而,当年的二人转远没有这么风光。“当时叫‘唱蹦子’,父母都说这行当是‘臭要饭的’,后来拗不过才同意我去学!”张希帅回忆说,过去唱二人转就是在农村搭个台子,用一个棉花套子沾煤油点灯,唱的时候蚊子漫天飞,有时一张嘴蚊子都飞到嗓子里了。

  如今,二人转火了,但它还能火多久?从黑龙江“二人转”之乡海伦走出来的赵晓波不无担心地告诉记者:“目前二人转的传统唱腔正在表演中不断压缩,更致命的死穴是‘粉色’和表演内容单一,过度模仿忽略了最根本的推陈出新。”

  “东北二人转分为两派,以辽宁为代表的南派重说口,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北派重唱腔,如今黑龙江的大部分演员表演也开始以说口为主,这可能让传统二人转的一些绝技失传,这也是传统艺术在市场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切肤之痛!”常晓华分析说,目前大部分二人转剧场的表演主要是小品,而且看了一个“小沈阳”就等于看了一万个,许多表演都是相互模仿的程式化内容,而缺少创新也正是“小沈阳”近来被不断诟病的“死穴”之一,这也是二人转的软肋。更关键的是,部分演员依旧把“黄色说口”作为调节演出气氛的“法宝”,而这很可能将这门传统艺术再次“定义化”,使它重又走向死胡同。

  对此,北林大剧院的一些探索让人们对二人转的明天多了一份自信。“观众需要培养,现在来听正戏的观众也不少。”张成祥说,剧院每天的开场节目都坚持一场正戏传统唱腔,过去许多人都是演过第一个节目后才入场,如今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坐下来品味传统唱腔。

  “‘粉色’的东西听多了,观众也就腻烦了。”针对“黄色顽疾”,张希帅说,演员自己也反感“黄段子”,但“绿色二人转”不是强推的,关键是观众的审美和取向的变化,“荤口”也有审美疲劳,观众有一个自我淘汰的过程。如今剧场表演中的“荤口”少了,“撕铁盆”、“口鼻穿钉”等绝活、杂技多了,上座率一样不减。

  “关键在于内容创新,扎根黑土地,在老百姓生活中汲取养分,不断发现‘这个可以有’和‘这个真没有’那样的细节,赚来‘黄金万两’的二人转才能转不停,作为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常晓华说。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