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老道外一声叹息 专家:不能再拆“真文物”建“假古董”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1年03月28 10:28:19

        东北网328讯 建筑的生命不仅仅在于“美”,更在于建筑是凝固的时间。随着哈尔滨老道外的开发,争议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其中有市民对“根”的怀念,有社会学者对城市原生态的责任感。一些专家提出:不能再拆“真文物”建“假古董”。

  老道外改造前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曾是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不但有大量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还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如今,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中,一些“真文物”被一栋栋“假古董”取代,这一区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筑被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04月,道外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项目开工,而早在几年前,哈尔滨市公布的14处历史文化街区中,就有“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并组织编制了《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其中涉及到中华巴洛克一期、二期改造工程项目范围中的道外南头道街东侧至南四道街西侧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南头道街西侧至景阳街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为了保护文物安全和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围,所划定的必须进行控制建设的一般保护区)。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这些区域理应得到整体保护,而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允许新建扩建。

  20101月举行的哈尔滨市规划局“道外中华巴洛克传统商市保护区(二期)保护与更新规划”专家论证会上规划方案为:保留历史文化街区原有街巷格局,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都为保留修缮,院落空间格局也得到保留,建设控制地带大多数临街建筑的方案是“保护修缮”。这其中,包括金剑啸烈士故居。1932年春,中共哈尔滨市委成立,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反日会”。金剑啸做起了哈尔滨文艺界的“反日会”工作,并负责抗日救亡小报的绘画工作。此时,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指示金剑啸、罗烽等负责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

  2010327,金剑啸烈士故居和该区域所有建筑都被贴上了危房拆迁通知,拆迁时限是41零时。201043日上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一智,在道外区南勋街“道外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区域考察时发现,位于南勋街头的金剑啸烈士故居及其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多处门窗被砸毁,室内一片狼藉。更令她惊异的是,这一片已被规划局定为修缮保护的区域,许多建筑已经严重被毁,多数房屋的门窗都支离破碎。甚至已经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公布为保护建筑的建筑也不能幸免。

  而此后,大规模的拆除开始了。不管是核心保护范围还是建设控制地带,到处拆得一片狼藉。据介绍,对历史文化街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轻言“改造”,不能任意拆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200842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71日起施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第二十三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第二十八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对于“违规”拆迁,哈尔滨市“规划”和“文物”两部门多次来现场执法,但是拆除依旧。就这样,受法律法规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很快便面目皆非。对此,很多历史学家、专家学者以及文保志愿者,甚至普通市民都为之叹息。

那一栋栋消失的建筑

  2010年,整整一年,曾一智和一群热爱保护建筑的朋友一直坚守在中华巴洛克群中,守护这片哈尔滨保护建筑最为集中的区域。“收效甚微,极度痛心。”曾一智总结这一年对保护建筑所做的工作时这样说道。

  翻看曾一智关于“中华巴洛克二期”考察的厚厚一打记录,有些材料已经翻破,最后她总结出一份《道外区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和保护建筑被破坏情况》的最终材料。

  经曾一智考察,中华巴洛克街区二期改造工程中,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所有院落中的建筑均被拆除,并拆除13座临街建筑,尚存临街建筑除部分保护建筑拆剩四框外,均保留为一堵墙。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染坊胡同、新市巷、仁义巷都全部拆除。中华巴洛克街区二期改造工程中破坏不可移动文物与保护建筑共18处建筑,其中有4处同时具有不可移动文物与保护建筑的双重身份。

  “不可移动文物、二类保护建筑‘天丰源总号’是中华巴洛克建筑中最精美的一座。院内建筑被拆除,临街建筑拆成四框,精美的阳台铁艺被当废铁卖掉,抱鼓石门墩状的阳台护墙也因拆除铁艺破损。”天丰源总号山墙被拆除时,曾一智曾向规划部门举报,这时才发现设计单位只做了前后两个外立面的设计图,竟然没有画侧立面的图纸。

  “第四批保护建筑南二道街28-30号,原为民族资本家武百祥所有。其院内建筑被拆除,临街建筑拆成四框……”

  “南三道街与靖宇街交界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建筑侵华日军哈尔滨日本宪兵队道外分部原址在规划、文物执法部门多次制止下,依旧被拆成四框,院内东楼也被拆除。外立面两根罗马柱在2010331野蛮拆除牌匾时被砸毁,现在建筑内部已新建。”

  “核心保护范围南四道街16号保护建筑是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院内木构外廊现状最好最精美的一座,现所有木构均被拆除,内部结构也被拆除。东楼与北楼之间极为精美的双层木质过廊、楼梯被砸毁。拆剩四框”、“第四批保护建筑和发魁药店被拆剩一堵墙。核心保护范围南三道街中不可移动文物,东三省官银号哈尔滨分号经理住宅仅剩一堵墙”……曾一智总结出1600余字的最终材料,清楚记录了中华巴洛克二期改造工程中对保护建筑破坏的情况。

三条百岁胡同被夷为平地

  2011327,记者来到道外南头道街时看到,曾经的百岁胡同——染坊胡同、新市巷和仁义巷都已经消失,变成偌大的施工现场。一名走过此处的居民,指了指满是瓦砾、被围住的施工区域告诉记者:这就是百岁胡同原来的所在地。

  据介绍,道外区有100多年历史。由于开埠之初老道外居住的多是普通百姓,房子大都破旧、简陋,形成了许多小胡同。有资料显示,建国初期,道外的街道不到200条,其中约有六分之一是胡同或小巷。据当地的老人讲,道外最早的街道要数延爽街和平原巷了,均修建于1870年,一街一巷相互平行。大约10年后,紧挨着延爽街北边形成一条与之平行的街,起名桃花巷。后来又有了被称为“裤裆街”的天一街,出现了染坊胡同、张包铺胡同、仁义巷、新市巷等,算起来这些胡同都有上百年了。

  这些胡同和巷子的名字,多是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和附近的百姓根据生活习惯起的,慢慢地叫顺了口,约定俗成而延续下来。比如染坊胡同,是因为当时有十几家染印厂在胡同里安家。而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天一街和平原巷等相继被拆除。

  虽然这些老胡同里的房子看上去都有些破旧,但老道外居民们对这些胡同仍有着很深的感情。78岁的王大爷说,曾经的这些老胡同体现了老道外的特色,是老道外的标志,而在原址复建3条老胡同却失去了老胡同真正的风貌。赝品街道无法再让市民动真感情。有关专家表示,这些小胡同、小街巷,是老哈尔滨的见证,是原汁原味的城市文化。有关部门曾对外宣称,将对胡同、巷子进行保护性修缮,以开发胡同旅游,保护下来的胡同将是城市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如今,当时的想法都成了幻景。

  新闻链接

  所谓“中华巴洛克”,就是中国化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为“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民居商市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装饰又以蝙蝠、石榴、金蟾等具有传统吉祥意义图案为特色,属中西合璧式建筑。现中华巴洛克街区改造区域为——北起道外区靖宇街,南至南勋街,西起景阳街,东至南四道街。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