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我省三大历史遗珍“榜上有名”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2年02月27 07:24:43

  背景 资料

  黑龙江日报227讯 始于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调查工作。2011年,国家文物局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评选参评范围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被确认为新发现的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文物。最终,选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其中,古遗址27个,古墓葬6个,古建筑16个,石窟寺及石刻6个,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0个,其他5个。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图片展,24日在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向观众集中展示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的丰硕成果。

  虽然仅是个图片展,但一走进图片展的展厅,众多的历史遗珍还是让人惊喜不断。散布全国各处的极具特色的原生态少数民族村落神秘而壮观;宋、元、明代古建筑、古盐场、古驿道等,让人对我国古代建筑和科技水平心生赞叹;还有茅台酒厂历史建筑群、南沱红星渡槽等众多近代工业标志性建筑,让人看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轨迹。

  而尤为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省的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海西东水陆城站、西孟侵华日军飞机堡群三处文物,从此次普查的全国54万余处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脱颖而出,荣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

  见证城市发展史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斯大林公园东侧松花江上的滨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始建于19005月,是由俄罗斯桥梁专家、中东铁路工程局桥梁总工程师连多夫斯基亲自监督,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负责施工。桥长949.185,宽7.2。全桥共有19个孔洞,桥墩用花岗岩砌筑,十分坚固。建桥的钢梁器材是由俄罗斯本土运到松花江建筑工地,现场拼装架设。桥墩施工就地取材,采用石膏白灰砂浆胶结材料,190110月建成投入使用。是中东铁路西部线(滨洲线)的第一座桥梁,也是中东铁路沿线跨度最大的单线铁路桥,当年被称之为第一松花江大桥。整座桥梁造型美观,风格独特。

  此外,在桥的两侧还建有保护桥梁的桥头堡,江南铁路两侧各一座,江北一座。这三座桥头堡建于1916年,砖混结构,属中世纪古堡建筑风格。整个建筑有很强的防御性,富有厚重的体量感和神秘感,保存完好。江南西侧的桥头堡在1997年已列为哈尔滨市二级保护建筑。

  据介绍,该桥建成使用后,为确保行车安全,在19627月,由东北铁路工程局设计并进行了该桥梁加固工程,还在桥两侧增设了宽2.1的副桥,供人行走。经过百年的风霜雨雪,酷暑严寒,还历经几次特大洪水冲刷,这座百年大桥依然坚固。至今,一直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对当今研究铁路交通技术及桥梁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座大桥见证了中东铁路的通车,见证了中俄在近代的交往,见证了哈尔滨市由几个村镇迅速发展成为远东文化经济贸易中心的重要城市的过程,也见证了哈尔滨市从清末、民国、日伪时期到新中国的城市发展历史。这座大桥已成为哈尔滨市地标性的艺术建筑。

  海西东水陆城站

  “中国东北方的丝绸之路”

  海西东水陆城站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桦川县、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县。海西东水陆城站是明代奴儿干都司境内的两大交通驿道之一。其始建于奴儿干都司创设之年,即永乐七年(1409),全长2500公里,为明代东北地区六条驿道中最长的一条,自古以来就是三江地区先民与外界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堪称“中国东北方的丝绸之路”。

  海西东水陆城站:水路从吉林市松花江段出发,顺江而下,直抵奴儿干都司;陆路从海西底失卜站(今黑龙江省双城市石家崴古城)出发,基本沿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两岸四十五个驿站东北而行,到亨滚河口北岸的终点——满泾站(在奴儿干都司城附近)。共经10城与45站,合为55城站。目前,大多数城站都已遭到破坏,位于佳木斯辖区内的6城多为后世沿用,保存较好。

  海西东水陆城站位于佳木斯辖区内有13个,具体为67站。按自西向东的路线,依次为:托温城、满赤奚站(今汤原县香兰镇东北六里的桃温万户府故城)——阿陵站(今佳木斯市西郊敖其镇)——柱邦站(今佳木斯市桦川县创业乡堆峰里)——弗思木城、古佛陵站(今桦川县东北20公里的瓦里霍吞古城)——弗踢奚城、弗能都鲁兀站(今富锦市上街基乡嘎尔当村西200、松花江南岸的嘎尔当古城)——考郎兀城(今同江市乐业镇团结村西南1.5公里的图斯克古城)——乞勒伊城、乞列迷站(今同江市勤得利农场一分场西南约4公里的勤得利古城)——莽吉塔城(今抚远县城东北10公里,黑龙江右岸的城子山上)——药乞站(今抚远县通江乡黑瞎子岛上的木克得赫村)

  海西东水陆城站不但加强了明朝政府对东北的管理,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条驿道在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发东北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孟侵华日军飞机堡群

  日军侵华又一重要见证

  西孟侵华日军飞机堡群位于黑河市嫩江县海江镇,建于1936年。由9个飞机堡和9个相同的附属设施组成,两个为一组,共九组。同其他飞机堡不同,该机堡群比其他飞机堡群多设附属设施,规模较其他飞机堡群完备。机堡与附属设施间距为20,飞机堡由南向北成半圆形排列,建筑均为钢筋水泥结构,西侧有6个飞机堡,东侧有3个,飞机堡间为跑道。飞机堡呈半圆形,路西机堡均为北侧开门,路东为南开,机堡墙体分布有3个通风口,墙厚0.5,飞机堡大门宽18.5,高约5,整体长28,内径19.7,每个可容纳一架战斗机。附属设施呈T形,门开于一侧端,均为两门,与对应机堡门对开,设施长8.7,门高1,门宽1.14,附属设施内有地下通道,与其它附属设施相通。附属建筑用于存放配件和油料。

  据专家介绍,西孟侵华日军飞机堡群,具有面积大、范围广、保存好、防御性能强等特点。它的发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又一重要实物见证。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