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他的著作让俄罗斯人流泪—记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延龄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2年03月01 14:27:32

  东北网31讯 他去过108次俄罗斯,能用俄文写诗,接受过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授予的友谊勋章,甚至走在俄罗斯的大街上都能被俄罗斯人认出来。他就是研究俄罗斯侨民文化,现任齐齐哈尔大学教授的李延龄,中俄侨民文学学者、大师,中俄侨民文学遗产发掘者。

  去年教授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与郭沫若、李四光等18位中国学者齐名。虽然在这个领域,教授有着很高的声誉,但在国内,教授一直低调。获得这样重要的身份,从没和别人提起过。直到近日,他在和一位媒体朋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才有了这次对教授的采访。

  低调的名人

  在采访之前,记者试图在网上找一些关于李延龄教授的文章做做“功课”。但搜索的结果是,提及教授的文章很少,多数都是关于学术方面的,而且很简短。对于李教授研究的中俄侨民文化的关注度不高。带着疑问记者开始了对李延龄教授的专访。

  李延龄身躯高大,笑容灿烂,声音温和,看上去只有50多岁。但问及其年龄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他和记者开起了玩笑:“我最喜欢50多岁的同事叫我李哥,那样显得我还年轻”。当说起学术,教授却一脸严肃。

  熟悉侨民文化的学界人士,都称李延龄是杰出的人才,中国自萧三先生去世后,尚无人成为研究俄罗斯文化专家,李延龄是唯一一个。而教授对此却是轻描淡写地说,他一生中只做了三件事:写俄语诗、完善侨民文化、建侨民文学理论体系。

  1945年,李延龄刚满五岁,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8月份,家乡天天都有苏联红军路过或作暂时停留,家乡本来就有俄罗斯侨民,苏联红军一来,家乡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纷纷讲起了并不标准的俄语,什么“哈拉少”、“坚吉”、“木诺噶”等。“有一天,一队苏联红军官兵在我家附近的操场上休息,有的坐着、有的躺着、也有哼着歌曲的也有聊天的。”李延龄和几个小朋友站在一边儿看热闹,一个离他最近,头戴士兵帽,手拿一本小书的士兵一边冲他打手势一边说话,他就应着手势走了过去。士兵摸了摸李延龄的头说了一句俄语,当时他自然是听不懂,士兵和其他几个士兵居然开心地笑了起来。士兵又把他抱了起来,亲了几下。士兵把那本小书硬塞给他,谢过后,李延龄跑回家。妈妈说“留着吧,等你长大了能看懂这本书,那就有出息了!

  后来李延龄读懂了那本书,那是普希金的诗。

  说起俄罗斯文化对他的影响,李延龄说,小的时候他的俄语教师就是一位女俄罗斯侨民,姓“列芙斯卡娅”。列老师清晰、流畅、优美的俄语话,就像小溪流水一样婉约动听。这让李延龄开始喜欢上了俄语和俄国文化。

大学差点退学

  19589月,他考上了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每天,捷克产的两个大巴士车送数十名俄侨教师来上课。校园里的一切很快让李延龄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去。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教授侃侃而谈。

  教授入学不久,就开始了频繁的劳动。拔秋菜,深翻地,最重要的是大炼钢铁,课也停了,整天与矿石、煤焦、铁水打交道。

  有一天,炉长命令他去拆学校11号楼屋顶下的墙茬子,取它的砖用以代替耐火砖来维修小高炉,声称破除迷信。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下来,李延龄累得筋疲力尽。第二天一直睡到十点钟。这在当时已经属于性质严重的政治问题了,偏偏此前他还写了一篇文章投给了校报,题目是《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两种不同情形》。文中认为“组织劳动,应该组织能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劳动,并且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否则,就是捡着芝麻,丢了西瓜。”这篇文章恰不逢时,第三天晚上就开始了对他的批判,批判他“反对党的教育方针。”这么大的帽子直接就扣在了他的头上,那年,他才18岁!

  就因为这件事,好几次他都想到了退学,再考其他学校的俄语专业,但由于班长的劝说与挽留他坚持下来。从此“右倾”与他随行,但是在学习上还是一如既往,专心致志,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尖子生。

  挖地洞埋资料

  1967年,市场上根本没有专门装食品的包装袋。每个小商贩销售食品时就用纸一包,根本不像现在这么讲究卫生。“一天,我在哈尔滨的街上买了两个饼,那个卖饼的妇女就用一张纸包了一下给我,接过来后,我一看上面都是俄文,当时非常激动,问这张纸是从哪里得来的。她说她家里还有很多。我就跟她商量能不能把这些纸都让给我。在协商后,我用1块钱买了半编织袋的侨民书籍。”那个年代是“红色年代”。收集这些“白色文化遗产”,如果被发现是很容易被批判的。他将收集到的材料存放在家中水缸里,然后挖洞埋上。“为了这些宝贝没少费心思,东藏西藏的。”教授说。

  之后,他走了哈市很多书店和出版社,收集了一些侨民留下的书籍,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出差到外地收集资料,并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些年,李延龄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走到那个城市,那个国家,都要到图书馆里去找找有没有俄国侨民的书籍。

  获俄总统勋章

  1988年,当李延龄满怀热情带着自己创作的俄语诗歌走进阿穆尔州作家协会时,协会会长误以为这位高大帅气的中国男人是推销商品的促销员。当他看到李延龄流畅深情的俄语诗歌时,激动得高呼“太不可思议了,明天就在报刊上发表。”李延龄在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文字后欣喜若狂。诗歌的发表更增加了李延龄创作俄语诗歌的信心。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他多次自费往返阿穆尔州发表诗歌及散文,日臻成熟的他终于在1994年出版了第一本俄语诗集《我爱俄罗斯》,以及陆续出版的诗集《黑龙江畔之歌》《心与心的交流》等四本俄语诗集。完美流畅的诗篇得到当地俄罗斯文学爱好者的追捧。1997年阿穆尔州作家协会无记名投票以全票通过使他成为协会会员。《俄罗斯消息报》以《意想不到的事》为题报道了此事。俄罗斯各种报纸、电视台纷纷报道了李延龄的事迹。迄今,他的照片挂在阿穆尔州博物馆已经12年了。

  从1976年,他开始收集俄罗斯侨民文学作品,2002年出版了由他任主编及首席翻译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中文版5卷本)为俄罗斯文学填补了一项空白。鉴于他的杰出贡献,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41015在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李延龄友谊勋章,并赞美他在中俄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

  2005年,教授再次出版了《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当10卷本在俄罗斯发布时,李延龄激动地说“俄罗斯,我把俄罗斯侨民文化给你送回来了。”参加发布会的两名俄罗斯文学家当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2007年,在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亲自授予李延龄“名誉博士”称号并称他为“巨人学者”。

  李延龄说,他从没想过自己在俄罗斯会有那么多粉丝。很多俄罗斯作家,研究汉语言文学和侨民文化的学者都慕名去拜访教授,听他讲座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普通市民去“蹭听”。而当他接受了普京授予的勋章后,俄罗斯的各大媒体都争相开始报道他,当他看到俄罗斯报纸以《噢,原来是我们的好朋友延龄》为题做了大篇幅报道时,他从沙发上跳了起来。他突然变成了公众人物,这让他很不习惯。

  一天晚上,他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大街上溜达时,突然一辆出租车停在了他的身边,司机打开车门说“请上车吧,我的诗人朋友。”李延龄很诧异地问司机“你怎么认识我的?”司机说,我们在报上还有电视上都看到过您,您是我们的好朋友。

  爱学生的“小老头儿”

  “学俄语的没有不想做教授的学生的。”齐齐哈尔大学俄语言文学研二学生谷宏媛说,她和班上的六名同学都是特意来到齐齐哈尔慕名拜师的,是教授的“铁杆粉丝”。“很幸运,我们成为老师的学生,每年都会有很多学俄语的学生特意报考齐齐哈尔大学教授的研究生。”说起教授的严厉是远近闻名,甚至近乎苛刻,可学生们却不这么认为:“他是个特干净利索随和的小老头儿。但是对待学问上,老师很严厉,有的时候为了论文中某一个观点表达不够精确,他都要逐一给我们纠正,他说只有做事严谨才能让我们学到真本事。”张岩这样告诉记者。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研究生课堂纠正口语发音,学生们开始认为是多此一举,可是教授却认为语音不准确就说不好俄语,“连话都说不好就做不好俄语的学问。”

  “别看他讲起课来挺严肃,其实对学生很关心,每周上课的时候都会给我们带水果。”张岩说,教授担心他们这些住校生缺营养,总是在上课的时候拎上一兜新鲜水果,还会在上课前为每位同学准备一杯热茶。多加强体育锻炼、多吃东西、多看书……这些都是严厉的教授给学生们的家庭作业。“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能和教授一起去俄罗斯,感受那里的文化,因为教授在讲课的时候会把俄罗斯的生活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特别生动。”谷宏媛说,但是教授太忙了,每天不停地工作。每当我们觉得翻译枯燥的时候,只要看到老师忙碌的身影,我们就能踏实地学习。

  低调做人

  “教授获得的荣誉是齐齐哈尔大学建校以来最大的荣誉,他的学科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外语学院院长张坤告诉记者。“尤其是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所有师生学习。学校没有一位老师像他那样,即使寒暑假也早八晚五地正常上班。”

  “教授为人特别低调,教授在去年12月份获得殊荣,但是直到几天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才知道消息。”张院长又补充道。包括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接见,授友谊勋章的事儿,学校都没人知道。

  “严厉、严谨、严肃,亦师亦友亦兄长。”这是哈尔滨市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郑鸣对李延龄教授简单的评价。

  “严格意义上说我和林教授不是师生。”郑主任说,认识教授是个偶然的机会。2004年,莫斯科一位研究中国汉语,专门从事哈尔滨历史写作的作家,由于久仰李教授大名,委托他陪同去拜访。

  “没有客套话,在相处中教授是个简单直接的人。”郑主任说,教授很多指导性建议和观点让我受益匪浅,而当时只是很敬佩,后来得知教授在俄罗斯侨民文学上的成就后,郑鸣表示“肃然起敬”。“工作劳累或者遇到难题的时候,习惯给教授打个电话,他总是能三言两语就让我豁然开朗。”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