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这个时代,是否该为阅读安放一把椅子?

也许静心阅读是快节奏社会中的奢侈需求,也许深阅读早已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也许置身数字时代的人们已习惯于谈笑间的碎片化阅读……我们真实的写下关于阅读的故事,希望你能在其中找到自己。

引言

当“建设书香社会”内容写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迅速在文化、出版、社科界乃至百姓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纷纷报道

有关全民阅读的话题。

在诸多的同源信息中,我们的这篇报道试图去呈现关于阅读现状的不同侧面。我们讲述每个人对阅读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探讨他们选择不同阅读方式的对与错;我们只求了解那些找不到静心阅读的人的心理状态,而不去评判他们为何

能找到无数个不去阅读的理由。

我们深信,读书是一个民族汲取精神给养的源泉。书香社会的香度来自于阅读精品的广度和深度,而这种深度也会重构一个民族的精神。这,也许就是建设书香社会的真正意义。

(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当一部分人把阅读当成一种奢侈品时,阅读已经是他生活的必需品

坦白地说在这次采访之前,我与诗人桑克彼此从没有过深度的交流。印象中,每次看见他,总是怀抱着一摞新购置的书,厚重的框架眼镜片后面透出澄澈的目光,脚步极为平缓的从你身边走过,悠然自在的神情中透着一介书生的自信与淡然。我很害怕“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一和他们谈话我就像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即使道出最引以为傲的论述,也恐怕只是他多年前书架上某本书里的某段文字。

关于阅读的话题,约他采访时,他竟然惊讶的“啊?”一声,原以为他这是文人自尊衍生出的怯场,而当我们面对面地深聊后才体悟到,阅读于他,就像吃饭、睡觉,已经成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种行为。所以,在被问及为什么要阅读时,他表现出的惊讶,可以理解为就像是被问你为什么要吃饭一样的突兀。

采访时他正忙着,所以,整个的对话过程是间续的。这种令人稍觉“不爽”的状态和他的自我剖析完全一致,“总是和书打交道,社会经验生疏一些,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没有想得那么周全。”桑克自嘲,“读书多了人有种‘天然呆’。”他曾说过的那句呆萌的话一度流传,“如果我们的现实生活能像书里所描摹的那样就好了。”说到这儿时,他自己突然笑了,带着一口尾音上扬的语调反问我“是不是挺傻的?”我也笑了,顺手在采访本上写下“真诚还没丢,圆滑还不会。”

当一部分人把阅读当成一种奢侈品时,阅读已经是桑克生活的必需品。他对什么时候开始阅读的印象因为太久远而变得很模糊,很小的时候读过的那些带着时代印记的书,在他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任何营养。但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想通过书本了解世界的好奇感,当他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他眼中的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年轻时代的桑克只喜欢看小说类的文学作品,从中开始懂得理解人性的好与坏,以及社会、环境和人性之间的关系。在阅读中不断扩大自己的人生维度,体会不同的人生状态,让自己单一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他告诉我,“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你只能过个人的一辈子,看书却能经历别人的人生,看的书多了你就会经历无数的人生,那种感觉就像穿越一样。”语毕,我又在采访本上写下:“读书人呆于表面,但是内心却有充沛的体悟。”

一个人的阅读轨迹是随着时光流转而发生变化的。步入中年,“读史”成为桑克的精神给养,“一个人能够以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现实,以阅读历史的态度来看待的时候,便不可以发牢骚,当他明白了降临在他身上的事情是一切必然结果的时候,就能够认识现实。”不为通史,只求了解,他想做个明白人。

他读书很快,平均下来三天看完一本书。遇到有足够的吸引力、情节生动曲折的书,就会放不下。如果是哲学并常有晦涩语句一类的书,会慢下来,细细品读。桑克说自己很享受看书的这种生活状态,让他惬意、舒服。

桑克用“乐趣”、“有意思”这两个最朴素的词语来形容阅读的感受。“阅读就应该读自己感兴趣的,而不需要为别人读书,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举例,“女孩追求美,喜欢看服装一类的杂志,有一本叫《春日服饰》的外国图册,没有过于考究的装帧,翻开后,左边是当下的潮流服装,右边则配上相关意境的诗句,这多吸引人。”

气味相投的人,很容易走在一起。桑克的妻子也爱阅读,在那个已经被书籍占据大部分空间的家中,他们常常窝在沙发里,各自阅读中意的书籍,读到两个人都有触动的地方,就停下来,交流心里的感受,经常读着读着、说着说着,窗外的天空就黑了,看着窗外的街灯一盏盏亮起来,有一种相依为命,地老天荒的感觉。

有人说,书籍构建了人类的第二生活,比现实的平面生活丰富得多的立体生活。

那本《平凡的世界》始终以展开第一页的姿态,静静地躺在她的枕边

在哈尔滨市一家外企公司做档案管理工作的女孩小晋,最近因为《平凡的世界》热播银屏,而找出那本多年前买到的原著,放置床头,打算每天晚上读一会儿,可是刚看了开头,就耐不住性子了,心里惦记着没追完的美剧、淘宝的购物车里没下单的商品,于是,决定先放下书,等把这两件事情做完,再继续看。做完这两件事之后,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想到明天要赶班车去公司,就对自己说,“先洗洗睡吧,有时间再看!”第二天的晚上,朋友的聚会又占据了她本打算看书的时间,第三天的晚上,当她想拿起那本书时,工作一天的疲惫感让她觉得立即进入梦乡比看书更为要紧……就这样,那本《平凡的世界》始终以展开第一页的姿态,静静地躺在她的枕边。

最近为了做关于阅读这个选题的采访,我几乎逢人就问“你阅读的时间多吗”,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人直接摇头后又贸然的从口中蹦出一句“网上看八卦新闻算不算阅读啊?”有人指着自己的手机说,“下载了好几个看书APP,没找到什么好看的书!”有人略显愁苦地说“最近新买了好几本书,好不容易看完一本,就再看不下去了,心不静啊!”有人指着自己的女儿说,“我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用来照顾她了。”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有人读书少,是因为工作忙。忙什么呢?采访中,我还听到一对夫妻的颇有喜感的对话。

一天傍晚,妻子对爱人叹气道,“最近太忙了,我都快一个月没好好看上一本书!”老公嬉笑回答,“一个月算啥,我都十多年没看书了!”丈夫是名电视新闻工作者,每天早上645分左右起床,710分左右从家出发,740分左右到单位食堂吃早餐,810分准时落座部门早会的圆桌前,和同事一起商讨当天要播出的新闻选题,930分左右回到自己的办公位,在电脑前统筹当日的稿件。一天里,在安排各种采访事宜中或者接收上级领导指令后的落实中度过。除了工作之外,还要忙应酬,忙休闲,忙娱乐。生活节奏太快的社会现实,留给这位丈夫的阅读精力和方式只有手机网络上的“快消品”。

网络上曾有人撰文说,时间是影响中国人读书的主要因素,在中国城市里上班族的空闲时间太少了,比如大家规定每天上班8个小时,但是中午吃饭的一个小时时间是不在其内的,其实在公司的时间最少得9个小时,而做到这个的前提是,你在离上班前的最后一秒到达公司,然后刚到点就离开公司,但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加班是各公司最常见的现象,如果平均加班一个小时的话,那这就是10个小时,如果上下班路上为一个半小时的话,那就是11个半小时,如果加上早餐和晚餐的时间,那最少也得12个小时,剩下的才是所谓的空闲时间,基本上就是稍微休息休息就睡觉了,哪还有什么时间看书。

记得在白岩松著的书中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的确,生存竞争空前激烈,膨胀的物欲和严酷的现实造成的肤浅、浮躁已然时代征候。而阅读是一件安静的事情,如若让人们重新静下心来回到阅读,也需要良好的读书氛围。

她爱上这家餐厅,可以安静看书,更有不定期举行的读书分享会

在哈尔滨市开发区衡山路上,一块两米高的椭圆形石块上雕刻着“书香门第”四个字,似乎很迎合现在提倡的书香社会,却是一家餐厅的名字。走到三楼,会感到有书飘香,一排排白色高架柜子上分门别类摆满了书籍,每个书架之间,摆放一两张餐桌,用餐时,享受着被书“包裹”的别样感受。

在附近居住的韩丹女士,爱上这家餐厅的不仅是菜肴的美味,作为一名“书女”,更吸引她的是在这里不定期举行的读书分享会。到了这样的日子,餐厅二楼幽暗的环境里,一束白光打在主台上的高靠背酒吧椅上,韩丹坐在上面拿着她挚爱的那本三毛写的小说,朗读起来,细腻的声音从落地麦克中传到台下听众的耳中。他们是一群喜欢阅读的人,在这里分享阅读的快乐。

韩丹曾经以为这类读书会只重在分享,令人意外的是,在这样氛围中产生的代入感,让很多人重新找回那些丢失的阅读时光。

在韩丹的微信朋友圈中一位在书友会上结识的朋友给她发来一段话:“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周围是乱的,自己的心里也是乱的,当你打开书想在书里找到平静的时候,最初几页是很难的。但是当最初的几页慢慢读进去了,你就觉得好书真像是一堵又一堵的墙,开始慢慢地升腾起来,把外面的车水马龙还有那些喧嚣的声音都阻拦在了外面。当那颗躁动的心慢慢地安静下来,你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鸟语花香……”看到这儿,令我想起一位女作家的话:“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此前,我曾采访过一位青年诗人赵亚东。他在讲述关于阅读的记忆时,让我这样一个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小在书本当中长大的人很难体会他在农村那样环境里面,能看到的书籍是非常非常的稀少和可怜的。能够读到的仅仅是一些农村科普类杂志,或者《故事会》这样的刊物。这么一块文化土壤的滋养,是不足以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丰沛和强壮的。

在赵亚东们成长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师和家长们几乎找不到太多的书籍去滋养孩子的心灵,大多是靠有幸接触一些读过书的人的点拨,才开始心灵土壤上的文化萌芽。

后来,他来到哈尔滨打工,通过文学前辈老师的介绍接触了一些国内当代作家和诗人的著作。“这个时候,思维开始变化,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观察事物,但是依然狭窄而简单。”我读到他在那个时期创作的诗歌,简单,浅白。就像他说的那样,并没有真正进入到深度的思考并触及人性等诸多复杂问题的思考。

他感慨说,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和成长进步,离不开阅读。

当接触到博尔赫斯、聂鲁达、叶芝、阿赫玛托娃等一大批大师的作品后,他的精神世界逐渐沸腾,思想的深度和宽度逐步拓展,对文学、对诗歌的认识得到了提升,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完成了一次嬗变,这一时期他个人的创作也进入了新阶段,写下了一些思考时间、存在、死亡等比较深邃的作品。近年来,由于痴迷辛波斯卡、阿多尼斯的作品,直接影响他后期的创作,回归理性,深邃而不晦涩,简单而不肤浅,写沉静的诗篇,守护内心的安宁。

读书多好,可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们用在读书的时间却为何越来越少呢?

有数据统计,中国人年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在2012年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一组数据显示,美国人年均读书17本,北欧国家每年人均读书则达到24本。

读书本来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但当人们发现我国人均年读书量远远落后许多国家时,阅读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桑克认为,现在很多人沉不下心来看书,其实这是思维问题,在他看来答案很简单,“对书没有兴趣!”他说,“现在的小孩子不读书是普象,就是因为从书里没有找到乐趣,相比那些说教的儿童读物,多彩的娱乐游戏更吸引眼球。”

那么,为什么有时还要去买这些不吸引人的书呢?“在选书的时候你的意识就有了偏差,只是想到它的价值,只是别人评价这本书好,只是潜意识认为自己应该去读。但是,并未真正吸引你。”桑克说。

不过,桑克则认为,现在人们的阅读量并没有减弱,相反却是几何式的增长,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电脑、手机、电子书进行阅读,“这只是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微阅读、碎片化阅读是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共奏’出的阅读趋势,并不是说网络阅读就不是阅读,也并不是说拿起一本书,做出煞有介事的样子才叫阅读。”现在,电子书阅读器成为桑克出差时的“贴身细软”,相比曾经行李包里塞满书籍出差的那些岁月,手捧电子书的桑克更具现代感的文人气质。

桑克的话让我联想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调查中发现,中国是网上阅读发展最快的国家,电子阅读指标远超欧洲。

从这个角度看,全民阅读已经在路上。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201543 第三版 记者孙佳薇)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