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紧紧围绕龙江全面振兴奋力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丽娜
2017121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列席了全省宣传部长会议,聆听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同志的重要讲话。下午,我们在这里继续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和效廉部长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回顾总结2016年全省文化工作,研究分析当前文化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努力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保障。下面,我代表省文化厅党组讲四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创新作为,全省文化工作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过去的一年,全省文化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的总体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两次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业、以文兴业,着力构建文艺创作生产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各项工作呈现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是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坚持以发展戏曲、舞蹈、音乐等舞台艺术为重点,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乔梁舞蹈艺术中心”,培养艺术骨干和紧缺人才141人,推动4项艺术科研项目纳入国家级项目,策划“缤纷夏季”和“欢乐冰城”等驻场演出2600多场,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龙江全面振兴发展主题,先后创复排一批较有影响力的舞台文艺作品。省龙江剧院创排的大型龙江剧《农民的儿子——于海河》,荣获第二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奖,龙江剧《松江魂》参加了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展演;省京剧院和评剧院复排的现代京剧《杜鹃山》和评剧《金沙江畔》,成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省演艺集团创排的民族管弦乐《情醉关东》、相声剧《抗日大侠》等文艺作品也赢得社会广泛好评。佳木斯市创排的民族舞剧《乌苏里传歌》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舞台美术奖;七台河市创排的舞蹈《映山红》在“歌舞中国——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电视歌舞展演”上获金奖;海伦市创排的大型拉场戏《海伦往事》参加了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并应总政邀请为中央军委专场演出,获得很高赞誉。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相继制定出台《黑龙江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4部公共文化服务配套政策,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各地以“三馆”“两馆”达标建设和文化精准扶贫为重点,共投入资金3.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7个,建设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7个、数字文化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1038个,为340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314个贫困村配置了文化设备。创造性地开展了“结对子、种文化”文化惠民活动,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多万人次,激活了基层群众文化热情,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建设了文化志愿者信息平台,举办了“美丽乡村文化活动展演暨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启动了“冰天雪地”快乐生活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逊克县创排的戏剧小品《一定要找到你》,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最高奖群星奖,哈尔滨市创作的舞蹈《心之鼓》荣获优秀展演奖;密山市文化志愿者王萍被评为2016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成为我国第一个依托民间艺术团体激发群文新活力的代表;省图书馆被文化部授予全民阅读一等奖;伊春市金山屯区图书馆荣获2016年度中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哈尔滨市南岗区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北安市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和阿城区版画艺术园区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伊春、七台河、绥化等地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被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列为活动典型。

  三是文化产业实现稳定较快发展。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引导作用,印发实施了《黑龙江省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修订出台了《黑龙江省“互联网+文化”行动计划》,推进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紧密融合,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去年1-11月份,全省开复工文化产业项目92个,完成投资99亿元,同比增长35.4%,超全年计划22.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速列全省15个产业类别第4位,哈尔滨西城红场、依安工艺美术陶瓷生产线等35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省演艺集团相继与雪乡、冰雪大世界、红博商业等10多家旅游景区和商业网点策划了驻场演出项目。黑龙江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和省杂技团、省森工总局合作的“一场雪?一万年”驻场演出2个项目获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宝清双馨、拜泉鑫东北2户戏曲院团获中央财政专项奖励。哈尔滨极光文化等11家企业被评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15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冰雪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冰雕艺术、冰上杂技成功走出国门,俄罗斯油画成为我省文化产业新亮点。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兴起,实施“互联网+”、数字文化、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项目24项,占全年开工项目的26.1%,哈尔滨工业大学互动媒体设计与装备服务创新实验室获批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抓住保护、利用、传承三条主线,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博物馆事业、非遗传承三项工作,域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七三一旧址保护、长城保护、中东铁路建筑群等文物保护工程20多项,实施三江治理工程、哈尔滨地铁2号线等基建考古25项,主动发掘大兴安岭北山洞遗址、阿城金上京遗址等考古项目8项,协调落实17个文物保护项目纳入“十三五”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库。深入开展文物法人违法专项治理行动,督办查处文物破坏案件15件。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全省博物馆新举办基本陈列50个、临时展览310个,东北烈士纪念馆《抗战十四年》和七三一陈列馆《反人类暴行》两个展览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东北抗联纪念馆、七三一陈列馆、铁人纪念馆、北大荒博物馆被省委列为全省“两学一做”现场学习教育基地。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认定文物13.1万件/套。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加强。出台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举办全国非遗手工技艺大展等主题活动和对外交流28次,公布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50项、扩展名录17项,评定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2人,6个非遗项目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储备库。在全国非遗博览会剪纸大赛中我省获两名金剪子奖,《伊玛堪集成》等三部专著入选理论成果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调研考察期间观看了伊玛堪教学。

  五是文化市场管理效能明显增强。坚持加强执法监管与促进发展繁荣并重,着力推进文化市场规范化建设,不断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全省文化市场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以制定全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契机,摸清了全省执法队伍建设状况,建立了综合执法改革台账。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全国计算机技术监管服务平台与省政府办公系统实现有效对接,行政许可、案件办理、数据报送等业务全部纳入平台办理。鹤岗市成为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移动执法系统四个试点城市之一。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模式,建立了双随机交叉执法检查人员和市场主体名录库,随机抽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173家。先后部署 “清朗”“秋风”等各类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8次,查办各类违法经营案件 644件,其中查办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4件,取缔违法经营单位38家。

  六是对外文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依托地缘优势和地方文化资源,以扩大对俄文化交流合作为重点,开展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龙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成功举办第七届中俄文化大集和“2016滨海边区黑龙江日”文化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中俄文化大集内容、规模和成果等方面均有较大拓展,直接销售额近2.5亿元,带动黑河市旅游收入5.6亿元,为对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哈尔滨市在第33届哈夏会期间,邀请37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团体举办了专业演出,成功引进俄罗斯马林斯基大剧院歌剧《战争与和平》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哈尔滨市被列为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扶持城市。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大庆歌舞剧团多次选派优秀节目赴美国、泰国等国展演。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伊春等地充分发挥对俄文化交流地缘优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同俄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等远东地区开展了多层次文化交流合作。

  七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坚持以改出竞争力、改出新活力、改出执行力为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改革事项。围绕深化转企文艺院团改革,省演艺集团采取合作经营、多方营销等途径,加强市场营销,增强发展能力,同时启动了绩效分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围绕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在省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博物馆、大庆市博物馆开展了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试点,以东宁、泰来、绥棱和哈尔滨南岗区为试点开展了县级“两馆”总分馆制改革,经验已推广到47个县,推动了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辐射。围绕促进文化消费,在哈尔滨启动了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改革,在富裕、东宁开展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围绕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下放和暂停实施行政权力28项,进一步完善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提升了文化系统行政效能。

  一年来,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对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勇挑重任,敢于作为,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付出了艰辛,作出了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文化厅党组,向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切实增强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省正处于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新路子的重要时期,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既具备重大历史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现实压力和挑战。

  一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文化强国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空前提高。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上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4年,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初,习总书记分别对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七一”讲话上,总书记把文化自信纳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体系,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在全国文联十代会、作协九代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又发表重要讲话,着眼民族复兴奋斗目标和文艺工作的历史使命,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等四点希望。习总书记对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和民族复兴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此同时,2014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密集出台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30多个,分量之重、内容之全、措施之实、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这些政策和举措充分传达了中央加快文化建设的坚定决心,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将文化建设纳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重要内容,研究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为做好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为我们打造支柱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文化产业在经济低迷时期逆周期调节的特点日益凸显,呈现出明显的“口红效应”,大宗商品消费疲软的时候,文化产品往往成为消费热点,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文化产业往往成为新的增长点。过去五年中,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引擎。2016年,各类资本继续瞄准文化经济,文化产业被贴上最强吸金标签。根据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我国文化产业增速仍保持两位数增长,远远快于同期GDP增速,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预计将超过7.5万亿元,城乡文化消费总量预期将达到4.7万亿元,文化消费环境和文化消费意愿呈双螺旋上升,文化产业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形成。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加快推进,我省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社会文化消费潜能正在加速释放。十二五时期,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持续增加,这既对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将更自觉、更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教育、体育、时尚等相关产业融合也将更加紧密,特别是文化与科技、文化与互联网融合更加明显,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创意产业将快速发展,网络直播、网络文学、二次元经济等新兴文化业态也将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十三五时期,把文化产业打造成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已由“进行时”转为“完成时”,我们要敏锐地把握跨界融合生成的新趋势、新业态、新技术和新特点,充分利用我省独特优势资源和科技创新实力,主动把文化元素与相关要素对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是基层群众对文化的渴求为我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了不竭动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便越来越关心如何生活得更好,这种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更有精神文化生活。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省社会财富大幅增长,全社会文化自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公园里、广场上随处可见广场舞、秧歌队、交谊舞、健身操、合唱队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文化团体快速增长,群众文化志愿者注册数量近40000人。人民群众已由过去被动地欣赏文化,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和创造文化,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风格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去年我随省直院团到甘南县兴十四村观看了一场慰问演出,当时的场面让我十分震撼,原本准备4000个坐席的操场,周围十里八村的农民又来了4000多人,近万人的场面不亚于明星演唱会,可以看出基层农民群众的文化热情和文化需求是何等强烈。在“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中,广大文化工作者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对群众的文化需求感触最深。很多人都向我反映,从来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受基层群众欢迎,在群众中间他们成了“香饽饽”,找到了文化人的自身价值。这种“文化饥渴”现象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强烈反差,倒逼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四是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尚有差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还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活力不足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创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文艺创作高原,更谈不上创作高峰,在全国叫得响、影响力大的精品力作不多;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产业集约化程度还比较低,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较小,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缺少知名品牌,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够强;基层文物执法工作仍是文物保护的薄弱环节,文物违法案件还呈多发态势;有的地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推动文化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另外,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人才队伍薄弱等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省文化工作的发展。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严峻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全面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做好2017年重点文化工作

  2017年,是全面推进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持续贯彻落实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立业、以文兴业的工作方针,坚定文化自信,围绕构建“七个体系”【文化改革发展政策体系、文艺创作生产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文化对外发展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实施“六项重点工程”【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工程、文化睦邻工程、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工程】,开展“五个主题活动”【“创文艺精品、讲龙江故事、闯演艺新路”活动、“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企业提档升级、产业提质增效”主题活动、“传历史记忆、展黑土风采”主题系列展览宣传活动、“文化助力‘龙江丝路带’建设”活动】,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刻画龙江文化氛围,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关于具体工作,下发的工作要点已经很明确,大家要结合本地和本单位工作实际抓好落实。我主要针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讲几点要求:

  ()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讲好龙江故事。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是当前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以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创文艺精品,讲龙江故事,闯演艺新路”为主题,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围绕今年开展的第三届东北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暨2017全省新剧目调演活动和第六届“白淑贤杯”全省地方戏小戏小品比赛活动,打造一批具有我省地方特色、能在全国叫得响的优秀舞台文艺精品。一要创新机制抓精品。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创新文艺创作生产机制,研究制定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规划,建立和完善剧目生产立戏、排演、储备和人才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文艺精品生产立项、招标和签约制度,逐步形成我省文艺繁荣发展的政策合力。要认真总结《海伦往事》创排经验,进一步整合全省舞台艺术资源,充分发挥龙江剧联合体和演艺联盟的作用,一方有题材,八方来支援,演员统一调配,编导集中使用,推动各类资源向精品创作生产集聚。二要扎根人民做精品。习总书记讲:“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脱离群众文化需求、不能吸引群众的作品,必定会被群众淘汰。只有下了基层,到了民间,动了真情,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要继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开展“深扎”主题实践活动,健全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保障机制。省直院团和市、县院团的导演、编剧、演员必须沉下身子、勤下基层,主动走进军营学校、厂矿车间、村镇社区,深入改革实践和生产建设第一线,广泛提炼和运用人民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样式,从人民生活中锻造出具有黑土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三要加强营销出精品。市场是检验文艺精品的一块试金石。文艺创作既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也要“两个市场都占,两个效益都要”。要与发展演艺娱乐产业相结合,坚持面向市场,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把文艺作品的选题、创作、打磨和宣传、推介、营销捆绑在一起,让更多的文艺作品在市场中让群众知晓,被人们接受,受大家喜爱。要敢于和善于用市场效益检验艺术精品,把更多获奖精品搬到大众舞台上来,使艺术精品真正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产品,实现文艺精品与市场营销有效对接。

  ()要在持续改善文化民生中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是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民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重点是改善文化民生,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文化建设带来的各种福利。要以“结对子、种文化”为主题,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进程。一要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刚刚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城乡规划,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各地要结合我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贯彻落实,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领导小组为平台,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方面加强统筹。二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要充分整合文化建设、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少数民族发展等资金资源,扎实推进市级“三馆”、县级“两馆”达标建设和乡村两级“一站一中心”建设,确保到2020年完成国家要求的达标和建设任务。同时,要重点提高乡镇文化站、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利用效率,切实做到场所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活动落实,把更多的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要抓好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重要载体,也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方式。要深入挖掘我省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继续办好“城市之光”“金色田野”等城乡主题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龙江文化特色、先进文化视野,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和区域性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要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发展壮大各类群众文化队伍,开展群众文化“一村一团队”“一乡一品牌”“一县一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文化强县强镇强村。四要创新公共服务方式。要继续深化“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扩大活动参与面,拓展活动覆盖面,推动“结对子种文化”制度化、规划化、常态化,力争把这项活动打造为我省群众文化工作品牌。今年我们还要举办全省首届社区文化节,各地要精心准备,拿出高质量节目,展示当地文化发展风采。要探索文化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借助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渠道,调动行业协会在资源动员、服务提供、活动实施、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专业化能力和独特作用,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总量。

  ()要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升文化产业质量和效益。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培育更多的新增长领域,不断增加有效产品供给。发展文化产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须有所作为。要以“企业提档升级、产业提质增效”为主题,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尽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一要积极培育文化企业主体。要着力促进与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和生态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商业”等领域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实行省市双重推进机制,重点推进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产业综合体、省广电网络公司视频云大数据中心、“一场雪?一万年”等100个左右产业项目。需要强调的是,国家财政部和文化部的资金支持方向正在向PPP项目和基金项目倾斜,我们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PPP项目库、重大基金项目库和重点招商项目库,争取更多国家专项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二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依托省会城市、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沿边城市,用好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场馆,推出一批更有吸引力的驻场演出,促进我省演艺娱乐产业加快发展。要以冰雪艺术、冰雪民俗、冰雪风情、冰雪娱乐为重点,创作生产一批冰雪美术、摄影、演艺等艺术产品,开发一批以冰雪元素为主的动画、漫画、游戏等数字产品,加快落实2018年“欧洲文化之都”中荷冰雕文化合作项目。要持续推进油画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哈尔滨国际油画交易中心、哈药美术馆的影响力,支持油画经营业户举办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营销活动,努力把俄罗斯油画打造成我省文化市场的新品牌。三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信息、金融的深度融合,推进网络文艺、动漫游戏、软件开发、数字广告等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哈尔滨市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要结合“互联网+文化”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化开发价值的原创动漫创意,建设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有市场竞争力的原创优秀动漫品牌,促进动漫产业转型提质。四要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要以创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为抓手,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势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哈尔滨和大庆两个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争取纳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范围。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去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克强总理亲自做了指示批示,刘延东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规格之高、历年少有。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保护利用并重、传承创新并举、合作交流并行,以“传历史记忆、展黑土风采”为主题,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工程,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重点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在重点遗址保护利用上做文章。要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公共文化服务、科学技术应用、文物安全防范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重点推进七三一旧址和长城保护工程,继续开展大兴安岭岩画调查,扎实推进金上京遗址公园建设,尽快完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保用结合”的原则,与旅游部门密切协作,把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金上京遗址、七三一陈列馆、中东铁路建筑群等文化遗存推介为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促进文物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二是在发挥博物馆作用上做文章。要围绕“传历史记忆、展黑土风采”主题系列展览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坚持公益属性,创新展陈内容、管理模式和展示方法,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展陈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增加参与性、体验性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优势。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制定可利用开发的文化资源名录,积极推动文创试点单位与社会文创机构、投资公司开展合作对接,有序开发文创产品,适时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地市级博物馆。三是在非遗传承发展上做文章。要以贯彻落实非遗条例为契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的资助力度,抓好国家级非遗生态保护区申报、非遗展览展示中心设立等工作。要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旅游产业、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途径,打造一批非遗特色小镇和非遗特色乡村。要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将非遗资源与特色办学有效对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省级非遗资助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长效评估和监测机制,提高非遗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要在推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龙江丝路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都需要扩大人文交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我们要充分发挥毗邻俄罗斯、面向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发挥文化对外交流的特殊作用,主动融入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以打造对俄全方位文化交流桥头堡为目标,以“文化助力‘龙江丝路带’建设”为主题,大力实施文化睦邻工程,进一步拓展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层次和水平。一要着力谋划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要打破行业和区域界限,充分借助宣传、旅游、体育、商务、外事、侨务、民族、会展等各行业对外交流平台,整合各行业、各市县对外文化交流资源,集中策划实施一批以对俄为重点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争取得到文化部外联局的更多支持,推进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对外人文交流项目有机衔接。二要着力创新对外文化交流形式。要按照对俄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的要求,进一步创新中俄文化大集活动形式,推动将经贸、体育、教育、旅游等各领域务实合作纳入大集总体框架,搭建连接亚欧的文化艺术桥梁。同时要发挥我省沿边城市对俄文化交流优势,以中俄文化大集为纽带,尝试在中俄边境城市于中俄文化大集期间同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统一推进“沿边城市文化走廊”建设。三要着力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依托“中俄博览会”、对俄“黑龙江日”活动等平台,加强与俄罗斯沿边州和内地城市的文化往来,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推进我省与俄文化交流由远东地区向俄内陆拓展。实施“一市一品”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建设,以文艺演出、非遗技艺、油画产业、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突破口,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要在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中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要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工程,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市场格局。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尽快出台我省《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执法协作机制,着力解决市区多头执法、队伍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要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培训力度,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努力营造统一执法、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二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实施简政放权改革后,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承接了大量国家、省下放的权力事项,既要承担事前审批责任,又要承担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务必要履行好法定职责,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有序。要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工作机制,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整治专项行动和文化市场交叉检查活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三要进一步优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先照后证”改革要求,放宽准入标准,优化审批服务,鼓励各种社会力量进入文化市场领域,激发文化市场发展活力。加快建设多层次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大力发展演出、娱乐、网络文化、艺术品等市场,鼓励、扶持和规范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发展。要按照场所阳光、内容健康、服务规范、业态丰富、受众多样、形象正面的要求,深入推进上网服务行业、文化娱乐游戏业转型升级。尽快开展文化市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建立全省文化市场信用管理数据库和全省文化市场诚信档案。

  四、统筹兼顾,求真务实,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做好今年文化工作,对实现“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省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振兴发展的豪情和干劲,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要以更严的要求“强党建”。党的建设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加强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体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加强反腐败工作,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刚性约束,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顶风违纪的坚决严肃处理。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文化领域“四风”问题,特别是省委巡视组的巡视意见要深入整改,取得实效。

  二要以更实的举措“抓落地”。当前,全国各地都更加重视加强文化建设,文化改革发展上的区域竞争态势日益凸显。我省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精准扶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戏曲发展、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政策落实得怎么样,直接影响文化强省建设进程。各地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确保其他领域与文化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省文化厅将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系列文化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建立政策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清账,切实推动各项文化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今年,省文化厅还要成立专题调研组,针对一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水平。

  三要以更大的力度“推改革”。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坚持以改革创新求繁荣促发展,深入推进省委深改组下达的各项改革任务,切实增强我省的文化创造活力。要以转企院团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推动国有文艺院团运用新媒体扩大宣传营销,逐步实现创作得好、排演得好、营销推广得好;以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县级“两馆”总分馆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以哈尔滨市消费试点城市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促进文化消费试点改革。同时,要创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跳出单位、行业、地域的狭小圈子,注重工作的长远性、连续性、系统性,探索文化改革发展新路子;要善于抓杠杆、抓支点、抓模式,通过政策引导、项目牵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各领域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要以更准的路径“聚人才”。人才不足是我省文化建设的最大短板。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文化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充实和完善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训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委托培养、专业培训、定向培养以及师带徒、团带班等模式,培养一批能够出精品、惠民众、善传播、有特色的艺术人才。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择优选拔杰出人才充实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文化骨干管理队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深化文艺院团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条件。

  五要以更高的责任“保安全”。文化单位多是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许多文化活动都在公共场所举办,稍有闪失便会酿成重大事故,危害人民生命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各级文化部门、厅直各单位要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建设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责必究。要彻底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堵塞各种安全漏洞,重点排查在建文化设施、文化娱乐场所、大型文化活动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剧场等文化设施,切实做到坚守安全底线,坚决不碰红线,筑牢安全防线。

  同志们,我省正处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时期,文化建设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面推进龙江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文化贡献。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借此机会先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同志们身体健康,诸事顺意,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