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源流
       
  文博天地
  文博鉴赏  
 
 
首页 > 文化源流      
     
   

金文的鉴定与辨伪

商代的文字是以甲骨文为代表,而周则以金文为代表。金文是铜器上的铭识,又称铭文、钟鼎文。青铜器上最早见有金文的,是商代中期的器物,件数很少,一般只有两三个字:到商代晚期,带金文的器物多了些,但仍很简短,多为人名、族徽,形状很像美术字,四五十字的器物极少。西周前期起,金文逐渐加长,到中、晚期(周穆王至幽王)时,金文一般都是长篇大作,但都有固定格式,内容多属册命性质,文字上也比较规整。春秋时,王室渐衰,诸侯纷起,青铜器的地方特征较强,铭文以晋、郑、齐、楚等大国较重要,但有些地方的文字的写法过于奇特,内容也较难考释。春秋后期,南方吴越等国的青铜工艺比较发达,出现了一些金文中的精品。从战国中晚期开始,风气祟尚素面器物,除少数器物外,一般的金文内容只记制造工匠或督造官吏之名,字体较草率。
  在宋以前,已发现少量的商周青铜器,宋以后,数量渐多,,并且,由于宋人对青铜器铸造技术有了一定认识,出于对古物的仰慕,开始仿制。宋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王体的《啸堂集古录》等书都已收录了伪器。元、明时代仿制的青铜器,大多制作草率,一般不难检验。自清代以后,对青铜器的收藏与研究十分深入,专著达百种之多,这同时也刺激了古玩业,自乾隆起,已出现了以牟利为目的的蓄意作伪行业。
  当时收藏家很注重铭刻,有金文的器物倍受青睐,故金文作伪成为青铜器作伪的千个重要方面,有的甚至将真器刻上伪铭以求高价,这在平面器物如剑、戈等兵器中发现较多,因平面器物容易刻文。也有一些口大的鼎、篡刻铭文也比较容易。另有整器皆伪的,如晋侯盘,腹内底有金文550字,超过了毛公鼎,本来可算是所有金文中最长的一篇,但据考证结果,该器连盘带字都是伪造的,它于1870年流至英国,后被英人蒲舍尔收入《中国美术》一书中,现原收藏的博物馆已不再陈列了。
  金文辨伪,须注意几点:第一,商周青铜器铭文铸造,系另外制范嵌入主体内范中,一般嵌得较平整,周围无明显痕迹,也有少数较粗糙的,整块铭文稍突出器物的表面;第二,长篇金文,一般横直都较规整;第三,西周早期的金文字口内俱均匀无光感,字体笔划的转折处呈自然圆势;第四,早期伪刻金文不注意锈斑的连续特点,而原真器腹内底形成的锈斑,在器表和字口内应分布得很自然;第五,看金文的内容及字体,如晋侯盘的内容系抄改自《尚书》、《左传》,字体仿散氏盘,兼参以石鼓文,书法拙劣。如有一件西周早期的兽面纹篡,器真铭伪,铭文系抄自一件西周中期的己侯篡,两相对照,可看出破绽。也有的是将原真铭加长,这种作伪大部分都不难判断;第六,注意字口内有无假锈。商及西周青铜器多以范制铭文,春秋晚期以后,铭文多为刻上去的。当时以玉制小轮琢磨刻制而成,字口光洁,无笔意而有磨痕。后世以刀刻,留有刀痕,且因氧化的关系,在锈迹上刻手作伪,常有爆裂,露出青铜本色,故作伪者便在字口内做假锈,一般以漆填入,颜色虽同但质地与真锈有别;第七,真铭文往往有一种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觉,而早期刻凿作伪者却以同一宽度的凿子凿出文字,故而使字口宽狭相等,看上去较为呆板。
  金文的辨伪还须掌握标准字形、书法风格、文法词汇等许多相关知识。对于直接发掘出的同时代器物当然尽可放心,而宋元以后器物即使来自墓葬亦须谨慎。特别是对于那些无原器而仅见金文拓片的要仔细辨认。即使是有原器但因故拓片很少的,亦有作伪可能。如毛公鼎铭拓片,最初因原器深藏不露,故每纸竞高达一百两银子,于是便有伪刻本出现,须与原拓真件相较方能看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