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龙江美术
   摄影
   版画
   书画
 
 
首页 > 艺苑奇葩 > 龙江美术 > 版画      

回眸"知青"版画

   

    如同十万垦荒大军中的版画家们一样,几十万下乡“知青”也不乏美术学子。他们是热心探索的青年,不甘于公式化、概念化、图解式的创作,  冒着“复旧”、“黑线回潮”的风险,立足垦区、讴歌生活,以凝重的情意创作了一大批描绘开荒、种地、测量、架线、植树、牧鹿、盖房、收获等丰富多彩的版画作品。

    在创作中,老作者对“知青”作者艺术水平的提高起着传、帮、带的作用。自1971年到1976年,每年办一次美术创作班,采取分散创作,集中提高的办法。从构图到刻印,边示范边讲解,使其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力求更完整。作品把生活与北大荒建设及自然景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刻画了北大荒人战天斗地的形象,表现了“知青”在北国边陲这一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的精神风貌,抒发了热爱北大荒的情感。六年间培育了具有一定独立创作能力的青年作者八十多人,共创作版画二百多幅,油画五十多幅,中国画六十多幅。国家、省出版部门为垦区出版十余册画集(),有一大批作品参加了出国展览。涌现出一批“知青”画家,如版画家陈宜明(上海)、赵晓沫(北京)、周胜华(哈尔滨)以及擅长油画的沈加蔚(上海)、李斌(上海)、刘宇廉(上海)等。形成了一支以来自京、津、沪等大城市“知青”为主体的美术创作队伍,这就是70年代垦区美术活动的又一特点。如果说老一代北大荒版画的主题是一部反映十万转业官兵的创业史,那么,70年代的垦区版画则是描绘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新业绩。

    美术是文化中的一环,“知青”的美术创作活动,其潜在含义在于它呈现的文化形态,即城市文化的外溢、迁徙与转移。这种可视的外化的文化现象,是北大荒历史上未曾广泛发生过的。

    北大荒版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投身于垦区生活的创作队伍。粉碎“四人帮”后,北大荒广袤的大地上一派盎然生机,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排排新房代替了过去的马架子,一半以上人家看上了电视。20世纪70年代后期,“知青”开始大批返城,北大荒版画创作遇到了挑战。北大荒版画要后继有人,要繁荣,关键在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本地“知青”中有一批美术爱好者,他们是老垦荒战士的后代,这些人对哺育自己的黑土地感情纯真,他们从基本功开始学习,画速写,画草图。老作者定期集中观摩他们的草图,研究、指导,传授版画刻印技法,传递创作信息。有三十多位作者来往于生活的基层和创作室之间。他们在劳动、工作主余,在田野里、机车旁、晒场上、丛林间勤奋作画,不断创作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新作。表现了垦区日新月异的生活和向“四化”进军的新风貌。1982年有90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北大荒风情版画展”上展出,1988年百余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乌苏里江行——北大荒风情版画展”上展出。1991年又在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举办了“北大荒黑白版画展”,展出作品八十余幅,获得首都美术界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垦区版画创作主张立足生活,在学术上要胸怀全国,放眼世界。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艺术欣赏要求,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了版画印制方法的探索。从习惯的油印方法中解脱出来,改用水印的方法,吸取民间艺术营养,在继承北大荒版画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发挥水印木刻在表现上的特点,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北大荒水印版画作品,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体的农场群里,竟会有专业和业余的艺术品生产者,这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有的文化现象。北大荒版画是企业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几十年来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文化形象。改革开放后,“知青”作者成为著名画家的为数不少,还有一些人跨出国门,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发挥其艺术才能。今天再看“知青”版画,似乎又回到那段历史。这些历史的艺术“遗产”,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本身,还在于附着在作品中的精神魂灵,依然在诉述着那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