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龙江美术
   摄影
   版画
   书画
 
 
首页 > 艺苑奇葩 > 龙江美术 > 版画      

北大荒版画初期的创作活动

     

一个版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195810月初,我从宝清八五三农场调到密山铁道兵农垦局。局里决定筹办出版两个刊物:《北大荒文艺》和《北大荒画报》,两个刊物在一起办公。当时筹编画报的只有张作良同志,我分管《北大荒文艺》四封的美术作品。由于当时印刷条件所限,套色版画黑白木刻印刷效果更好。《北大荒文艺》四封的美术作品大多刊用版画。第一期《北大荒文艺》在垦区发行后,就陆续收到一些版画稿件,并发现了一些基础较好的作者。那时我的美术编辑工作量较小,基本上是专业搞版画创作。19597月,以照片为主的《北大荒画报》在北京印刷出版了创刊号。由于当时条件不好,画报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但画报编辑部这个“摊子”却仍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同文艺编辑部分开办公,另立“山头”,变成了一个专业美术创作团体。19598月,画报编辑部由密山搬到虎林,并陆续从下边农场调来了郝伯义、张祯麒,还从“右派队”调来了张学廉(张路)、张钦若、徐介城、尹瘦石等同志,一共十多人,  由张作良同志任组长,我任副组长。搞版画创作的有张祯麒、张路和我三人。后期张作良、郝伯义同志也兼刻木刻,另外在局直属单位还有农垦报社的徐楞、李亿平及分散在下边各农场的版画创作骨干杜鸿年、刘洛生、吴哲辉、方元、葛德夫和在合江农垦局的廖有楷、杨凯生同志。就这样,以《北大荒画报》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版画创作群体。

 

北大荒美术作品展览

    19599月下旬,张作良同志和我共同研究向农垦局党委写了一个报告,建议1960年在哈尔滨和北京先后举办一次垦区美展。展览计划得到了批准,并开始组织创作,征集作品。

    经过半年多的积极筹备,选出了近五十名作者包括各画种的280件作品,在虎林农垦局机关党委会议室举行了预展。作品再次经过筛选,196061120日在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正式展出。1112122,正式定名为《北大荒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中国美协美术陈列馆正式展出。展出作品202件,其中有30名作者创作的132件版画作品。

    美展受到了美术界乃至文化界的广泛重视,《人民日报》和首都其他报刊都先后发了展出消息、专刊画页和评论文章。121日下午  中国美协为美展召开了座谈会,蔡若虹、吴作人、刘开渠、艾中信、王朝闻、李桦、古元、力群、王琦、郁风、伍必端等美术界领导及专家60人参加座谈,许多人做了热情诚挚的发言,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整个美展得到肯定的主要是版画部分,发言大多也是围绕着版画作品展开的。王朝闻同志的发言经过整理发表在1213《光明日报》上,题为《征服荒原》。

 

牡丹江垦区版画展

1960年,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最艰苦的一年。当年8月,局直文化单位人员工薪逐步实行自给。

一个偶然的机遇,哈尔滨新建的高级宾馆北方大厦和花园同意北大荒画报画家承担宾馆室内的装潢设计工作。这次装潢设计任务,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富有成效的以版画为中心的创作活动。版画有可以复制多份原作的优势,用来布置宾馆的客房美观、大方、高雅。宾馆领导决定接受了此项方案。经过在密山和虎林一年多的创作实践之后,正北方大厦安定舒适的环境里,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探讨·些艺术表现方面的问题。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在版画印制工艺、表现技法和艺术内涵方面都有所进展。同时,为了适应布置宾馆客房的特定需求,虽然仍以表现垦区生活的题材为主,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侧重,这就决定了19619月北京中国美协美术陈列馆展出的“牡丹江垦区版画展”的基本面貌。这次展览的10余名作者的百余幅作品,确立了人们对北大荒版画以抒情性油印风景版画为主体的基本概念和总体形象。

这次被命名为“牡丹江垦区版画展”的作品,再一次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大家对垦区版画作者在第一次美展之后短短的一年里,又创作了这样一大批作品并有明显的进展表示赞赏,由此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北大荒版画的印象,较明确地肯定了北大荒版画正当代中国版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时主持中国美协工作的蔡若虹和华君武同志都热情地找我和张作良同志谈话,对垦区创作给予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支持。

后来这个展览派去越南和朝鲜展出,并在国内巡展。人民美术出版社从1960年和1961年两次美展中选出了15名作者的42幅作品,编辑了一本《北大荒版画选》画册,于19627月出版发行。“北大荒版画”这一专用名词,在这本国家出版的画集上得到了正式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