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犹太人在哈尔滨 > 经济活动

 

哈尔滨犹太人的经济活动

 

     哈尔滨作为近代东亚国际商贸重镇之一,汇集着各国文化,商业贸易发达。犹太人移居哈尔滨以后,为了生存与发展,创办了许多商业企业,参与哈尔滨的金融、烟草、矿业及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成为当时活跃的、较有影响的商业势力。

    金融方面。哈尔滨远东犹太商业银行创办于1922127,创办人伊·索斯金为董事会主席,部分犹太富商为董事会成员。管理委员会主席为阿·约·卡甘。银行注册资金40万卢布,主要是以犹太工商业者的资金融通为目的。

     1936年关闭。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192363在埠头区中国大街(今道里区中央大街)开业,是由犹太人集资创办的一家民营银行。1923年有会员420人。开业之初资本为哈大洋5 812元,1924年正式确定为10万元。该银行是哈尔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结束最晚的一家外籍侨民经营的民营银行。195910月,该行更名为哈尔滨市人民银行外侨储蓄所。至此,犹太国民银行业务全部结束。哈尔滨协和银行(最初称经济会)192610月经哈尔滨市政管理局许可,由经济会9名俄籍犹太人会员出资9 000日元创办。总行地址在埠头区中国九道街角(今道里区西九道街角),在上海、天津、大连等地设立了支行。代表人是布洛卡诺·斯维埃特,交易人员多为犹太毛皮商。1934年,经济会改称哈尔滨协和银行。19361月贷款总额20万元。19417月被迫并人犹太国民银行。

工业企业方面。自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犹太人相继建立了邦纳和明达诺维奇面粉厂(日产面粉48万公斤)、德里金和帕图申斯基面粉厂、斯季德尔斯基面粉厂(日产面粉19万公斤)和索斯金面粉厂等。英籍犹太人卡巴尔金在旧哈尔滨(今哈尔滨市香坊区)创办华英油坊,其规模和设备都居哈尔滨油坊业前茅,占地36万平方米,一昼夜加工大豆100吨,制油11吨,生产出独特的“板粕”53吨。其制油工业占有专利,为哈尔滨独有。大豆出油率可达12--125%,所产精制豆油除销市内,还销往欧洲市场。创建于1904年的哈尔滨老巴夺烟厂在当时已具有一定的影响,生产的品种有“美人头”、“双鱼”等16种品牌。19525月,哈尔滨人民政府正式接管该厂,定名为“哈尔滨制烟厂”,即今天的“哈尔滨卷烟厂”。斯季德尔斯基是一位杰出的俄籍犹太企业家,他在哈尔滨创办了斯季德尔斯基林业公司。据1927年中东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纂的《北满和中东铁路指南》一书统计,20世纪20年代,在北满的东部林区拥有林场的俄商中,斯季德尔斯基家族拥有林场五段,计6485平方公里,所占比例之大,几近垄断,成为中东铁路主要的木材供应商。

商业贸易方面。法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于1913年创建马迭尔旅馆。旅馆不动产资金约70万银元。设有高级房间66个,还有饭店、跳舞厅、电影院、理发处、汽车室等。“马迭尔”是哈尔滨最早的高级旅馆,许多名人显宦曾下榻此处。30年代,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以及斯诺均曾在此下榻。1909年,犹太企业家PM.卡巴尔金在伦敦同英国资本家合作成立了“华英东方商业公司”,并在哈尔滨设立分公司,资本金17万英镑,地址在埠头区马街(今道里区东风街)。主要从事出口业务,向境外出口豆类、豆油、豆饼和各种种子。犹太人还在哈尔滨开设了开斯普珠宝店,卫·帕肯进出口公司,杰·易卜斯特尼、杰·波克沃特思进出口洋行等。还有莫斯科药房、第一区药房、广济大药房等多家药房。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