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犹太人在哈尔滨 > 宗教活动

 哈尔滨犹太人的宗教和社区组织活动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

犹太民族当时是一个“没有祖国”的民族,因此犹太教是维系犹太人的精神纽带。1903年,哈尔滨犹太人创办了犹太人协会,后改称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同时建立了会堂。该公会是全市犹太教最高管理机构兼民事管理机构,管理市内两座犹太会堂、一个祈祷所及犹太学校、养老院、医院、图书馆、浴池、墓地和救济贫民食堂。

犹太中心会堂是哈尔滨第一犹太教会,习惯上称犹太老会堂,附属于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外埠的犹太人每逢重大节日都来哈尔滨做礼拜,所以这个会堂又称总会、总会堂。教徒每日早晚两次在会堂诵经祈祷;平日不断有人到会堂祈祷,每逢节祭日90%以上的教徒都来做礼拜。1937年,有男信徒300名,女信徒250名。

犹太教新会堂是哈尔滨第二犹太教会。该会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犹太会堂,可容纳500人做礼拜。当时,哈尔滨虽有犹太总会堂,但新会堂不受总会堂领导,而由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管理。由于马家沟附近的犹太人去埠头新、老会堂路途较远,为方便新城(现南岗区)一带犹太人宗教生活之需要,由犹太人捐资于1918年在小戎街8号设立一祈祷堂。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的执行机构为理事会,负责管理日常行政事务。理事会每两年举行一次选举,产生由11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经过协商和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及司库各一人。哈尔滨犹太教的主持被称做拉比,是犹太教的精神领袖。第一任拉比是莱文。在哈尔滨犹太社区的历届领导人中,亚伦·摩西·吉塞列夫和亚伯拉罕·考夫曼医生发挥了卓越的领导作用。吉塞列夫从1913年起就担任社区拉比并行使主教之职,他是犹太律法博士,出色的“塔木德”学者,被视为哈尔滨犹太人的精神领袖。1912年,27岁的考夫曼医生来到哈尔滨,他以卓越的领导才能献身于犹太事业,逐渐成为哈尔滨犹太人的最高领袖。在首届远东犹太社团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远东犹太自治民族委员会(即中国各犹太社区联合会)主席。正是在这两位著名的犹太社会活动家的领导下,哈尔滨犹太社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

当时在哈尔滨的犹太社会慈善机构主要有犹太妇女慈善会等。190712月创办的犹太妇女慈善会,位于埠头区炮队街(今道里区通江街),会长是齐特林,以救济俄籍贫苦妇女为目的。犹太贫困疾病救济会于1919年创办,位于埠头区中国五道街(今道里西五道街),列别尔曼是代表人,以不分国籍免费施诊、救济贫苦病人为目的。犹太免费食堂于1917年在埠头区炮队街成立,会长是金兹堡,以免费或半费供给贫民午膳为宗旨。犹太养老院于1921年在埠头区炮队街成立,代表人为院长拉宾诺维奇,以救济犹太残老为目的。犹太医院为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于1934年在埠头区中国五道街创办,共有床位25张,设有外科病房、内科病房、放射线科、口腔科及化验室。该医院集中了哈尔滨最知名的医生、专家,在哈埠医务界享有很高声誉,第一任院长是亚·约·考夫曼博士。

 ()哈尔滨犹太圣裔社

 这是在哈尔滨和上海的犹太人中存在的一种民间结社组织,具有“兄弟会”的性质。此前即已存在于世界各地,总部设在美国,中国的犹太圣裔社是其分支机构。哈尔滨犹太圣裔社成立于20世纪初,由哈尔滨当地犹太人中具有经济及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组成,社员之间互称兄弟姐妹,首脑为律师吉利切尔。圣裔社可以说是犹太人的共济会.

 ()远东犹太中央情报局(FEJCIB)

HICEMHLAS(希伯来移民援助会)ICA(犹太拓殖会)两名称的组合,是两个社团联合组成的。远东犹太中央情报局是HICEM的分支机构,1918年在哈尔滨成立,负责人是比尔曼。十月革命后,哈尔滨滞留了两千多名俄国犹太难民,衣食无着,远东犹太中央情报局就是为了援助这些难民到达美国而设立的。此后,这一犹太救济组织一直以哈尔滨为主要办公地。在1918--1936年间,该局成功地帮助了万余名犹太人办理移民申请。19399月,该机构由哈尔滨迁往上海,并减去“中央”二字,称为“远东犹太情报局”。

()哈尔滨犹太青年组织——贝塔

贝塔原是纪念犹太军事领袖特鲁姆佩尔道的团体,后发展为世界各地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的青年组织,是崇尚武力的团体。1929年,在哈尔滨成立贝塔总部,当年的主要成员是:M.奥尔梅特、A.勒普兰德、P.列文、L.皮亚通奥维奇。他们积极发展成员,进行军事训练,为重返巴勒斯坦、复兴犹太精神、普及希伯来文学、筹集复国主义运动资金等积极进行宣传活动。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