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犹太人在哈尔滨 > 哈尔滨犹太人的墓地

哈尔滨的犹太建筑

哈尔滨犹太总会堂始建于1907年,位于埠头区炮队街44号。该会堂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式,入口两侧各有一圆形楼梯,构成拉丁十字的横道。一、二层均为正殿,在正殿的房顶之上,建有一大一小两个带有鼓座的双圆心式穹顶,犹太教的六角圣星标志闪耀在高高耸立的穹顶之上(圣星由两个三角形叠放而成)。两个穹顶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成为建筑外部形体构图的重点,主次分明。1931年大火之后,对这座会堂进行了改造和扩建,目前此建筑的主体仍在。1963年底,会堂关闭。会堂原址改为哈尔滨车辆厂招待所,现址是道里区通江街58号。

    犹太新会堂始建于1918年,建成于1921年,位于与旧会堂相隔不远的埠头区斜纹街88号,今道里区经纬街162号。是中国最大的犹太会堂建筑,其巨大的双园心式穹顶和尖券柱廊具有显著的犹太建筑特点。占地1296平方米,建筑面积l 233平方米。1956年关闭。2004826对犹太新会堂修缮及周边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有关部门本着“修旧如旧、完善功能”的原则,对犹太新会堂进行了全面修缮。

    马家沟祈祷堂建于1918年,位于小戎街8号。占地85127平方米,建筑面积17201平方米。该祈祷堂的现址在南岗区光芒街8号,早已被拆除。

犹太教会学校是全市惟一的一所犹太人中学校。1918年建于埠头区炮队街46号,现地址在道里区通江街64号,为朝鲜族第二中学校址。它是现今世界上仅存的典型犹太建筑之一。这座建筑物的风格,檐壁装饰着蜂窝状钟乳拱,在入口部位设马蹄形券窗,二楼全部采用券窗,尖券顶窗饰有六角星。这种也称为大卫星的符号,是犹太建筑典型饰物。这座建筑建成于1919年,原为犹太教会学校。是由一位叫伊·尤·列维金设计的。在上世纪40年代一度改为俄侨第一高小。

犹太医院现址是道里区西五道街34号,哈尔滨市眼科医院址。以考夫曼等为首的哈尔滨犹太贫困疾病救济会(即米歇梅兰特·朱呼姆就诊基金会)193411月在埠头区中国五道街创办。医院占地面积52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呈犹太建筑风格。该医院集中

了哈尔滨最知名的医务专家,在哈埠医务界享有很高声誉,第一任院长是考夫曼博士。

    密尼亚久尔点食铺于1926年由犹太人ES.考茨开办,位于埠头区中国大街93号。此店是上下两层楼房,现址为道里区中央大街哈尔滨摄影社。太阳岛密尼亚久尔是分店,建于1926年,是一座俄罗斯式全木结构的二层楼,现址为太阳岛风景街太阳岛西餐厅址,后因火灾被毁。

马迭尔旅馆是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13年在埠头区中国大街113号创建的。该建筑为巴洛克风格的欧式三层楼房。该建筑通过窗、阳台、女儿墙及穹顶等元素,鲜明地体现出“新艺术”特征。建筑的立面处理得十分精彩,建筑物窗户的造型富于变化,每—层窗户的样式都有区别。窗有半圆额窗、圆弧额窗、圆额方角矩形窗以及园窗等不同形式,又有单窗、双窗及三连窗之分。窗上丰富的装饰线脚与精致的墙面划分相结合,给人一种温暖、柔和的诗意美感。女儿墙的造型使建筑物产生伶俐、飘逸的感觉。女儿墙以砖砌体为主,采用轻柔的曲线造型,显示出和谐、活泼的意蕴。整个建筑具有一种虚实变化的美盛,轻快而又舒展,充分体现出造型洗练、自由流畅的新艺术运动的格调。现址在道里区中央大街129号,马迭尔宾馆址。

    犹太养老院于1921年成立,位于道里区通江街5号。代表人为院长拉宾诺维奇,以救济犹太残老为目的。该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入口处有尖拱券式柱廊,屋顶有两个圆形饱满的穹顶,属犹太建筑风格。1996年原建筑被拆除,扩建成六层的办公楼,沿通江街一、二层立面按原建筑立面重新建设,但穹顶被取消,建筑的体量也变化很大。通江街上分布着多

处犹太建筑遗迹,松花江税务局重建的立面也可令参观者联想起当年这座建筑的风姿。现为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涉外分局。

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是由波兰籍犹太人伊·阿·老巴夺于1904年在埠头区中国十三道街16号创办的一所手工制造俄式纸嘴烟的小工厂,当时名为“葛万那烟庄”。现址在道里区西十三道街,华英酒楼址,1998年拆除。1920年,英美烟草公司与老巴夺兄弟合资经营烟厂,在秦家岗山街1号兴建厂房。新厂房为四层大楼,占地面积18 447平方米,使用面积9 595平方米1922年投产,更名为“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现址在南岗区一曼街9号,哈尔滨卷烟厂(老楼)址。

犹太人斯季德尔斯基住宅,建于1914年,位于南岗区颐园街3号。建筑风格为集仿式,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现为黑龙江省委老干部活动中心。

 

  

   

作者简介